心包積液原因

心包積液原因

1、心包積液原因

1.1、非感染性(30%)

包括腫瘤(尤其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縱隔腫瘤等),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等),心臟損傷或大血管破裂,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如甲減,尿毒症,痛風等),放射損傷,心肌梗死后積液等。

1.2、感染性(30%)

包括結核,病毒(柯薩奇,流感等病毒),細菌(金葡菌,肺炎球菌,革蘭陰性桿菌,霉菌等),原蟲(阿米巴)等;大多數心包積液頑固難治,難以徹底根除,明確病因,對疾病本身進行治療,可使心包積液緩解或根治。

2、什么是心包積液

心包積液是一種較常見的臨床表現,尤其是在超聲心動圖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常規檢查方式之后,心包積液在病人中的檢出率明顯上升,可高達8.4%。大部分心包積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現臨床征象。少數病人則由于大量積液而以心包積液成為突出的臨床表現。當心包積液持續數月以上時,便構成慢性心包積液。導致慢性心包積液的病因有多種,大多與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關。

3、心包積液的症狀

病人常能參加日常工作而無自覺不適,出現症狀時多表現為氣短,胸痛,有些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現心包堵塞的症狀,又隨著病程的進展逐漸減輕乃至消失,本病有不少是在例行體檢時被發現,易被誤診為心臟擴大,由于幾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往往無法確定本病發生的時間,本病具有良好的血流動力學耐受性,由于心包積液是逐漸增加,心包容量對積液的增長已有一定的適應,這使得大量心包積液的聚積只引起輕度的心包內壓增加,表現為非限制性心包積液,因此心包堵塞很少或幾乎不發生,只有當心包積液突然急劇增長時,心包的適應性擴張低下積液的增加,表現為限制性的心包積液,才有可能出現心包堵塞,曾有過心包積液自行消失的報告,但由于這可能與病因治療有關,因而對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時是否會有積液自行消失仍不能確定。

心包積液的并發症

1、腦出血

心包積液并發腦出血較少報導,其發生可能與大量心包積液后,回心血流受阻,顱內血管內壓力增高致血管破裂有關,因此在治療時應嚴格注意其它伴發的症狀,如出現一些難以用本病解釋的症狀時,應該積極查找其他疾病,以免漏診而得不到及時治療。

2、發感染性心內膜炎

并發本病的前提是由于心包積液內含有膿性細胞,當發生感染型心內膜炎時,由于瓣膜受累,滲出的纖維蛋白和白細胞以及細菌可以形成贅生物,附著于受累的瓣膜上,在超聲心動圖檢查時,這種贅生物所形成的反射回聲,是超聲心動圖的特征性表現,在二維超聲上,還可以清楚的看見贅生物的大小、形態,附著位置,活動情況,故贅生物的檢出對超聲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幫助極大。

心包積液的治療

1、內科治療

對于治療方案缺乏統一的意見,大多取決于治療者的個人經驗。藥物治療包括應用激素、抗炎藥、抗結核藥以及其他病因治療。在沒有症狀時也可以不用藥物而予以觀察。心包穿刺可減輕症狀,可抽取心包內液進行分析以助于診斷和治療,但其本身的治療效果并不確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2、外科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發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積液,減少心包積液復發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縮窄。經劍突下心包引流 操作簡便迅速、損傷較小、近期效果明確,肺部并發症較少,適宜危重病人、高齡病人;但術后心包積液的復發率較高。為減低復發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圍。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