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傳染病嗎
肺炎是傳染病嗎
1、肺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危害性很大,但是很多人并沒有引起重視,雖然肺炎在早期并不嚴重,但是如果任其發展,其并發症很可能會威脅到生命,很多患者會擔心肺炎會傳染給其他人而影響社交,究竟肺炎是一種傳染病嗎?
2、大多數肺炎是不傳染的。肺炎是肺實質的炎症,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如細茵、病毒、真茵、寄生蟲等,其他如放射線、化學、過敏因素等亦能引起肺炎。
3、成人肺炎的細菌感染,以肺炎鏈球菌最常見,其他病原體包括厭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沙眼衣原體和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等很多種。
4、這些病原體可能通過人們之間的接觸,或者通過人和物的接觸傳播,但是哪怕感染了這些病原體,只要自身免疫力健全,就不會得肺炎。往往是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病原體才會乘虛而入,使人發病。
5、肺炎對兒童、老年和體弱者等免疫力低的人群更具危險性。因此,這些人群應加強防范,提高自身免疫力來抵御肺炎。
6、具有傳染性的肺炎很少,如“非典”、炭疽、肺鼠疫等。世界衛生組織將“非典”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英文縮寫為SARS。SARS是由變異的冠狀病毒引起的非細菌性肺部疾病。這類肺炎由病毒引起,傳染性非常強,是國家嚴控的一類傳染性疾病。
7、由此可見,絕大多數肺炎是不會傳染的,大家不必過于恐慌。不過在患上肺炎后最好咨詢一下醫生,看看自己的肺炎屬于什么類型的,會不會傳染給家人,不傳染更好。如果醫生告知您的肺炎會傳染的話,那就需要做好隔離措施了,不要讓自己的家人也患上肺炎。
肺炎的原因
正常的呼吸道免疫防御機制使氣管隆突以下的呼吸道保持無菌。是否發生肺炎決定兩個因素:病原體和宿主因素。如果病原體的數量多,毒力強和(或)宿主呼吸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系統損害,即可發生肺炎。病原體通過下列途徑發生肺炎:
1、空氣吸入。
2、血行播散。
3、臨近感染部位蔓延。
4、上呼吸道定植菌誤吸。肺炎可通過誤吸胃腸道的定植菌(胃食管返流)和通過人工氣道吸入環境中的致病菌引起。病原體直接抵達下呼吸道后,滋生繁殖,引起肺泡毛細血管充血,水腫,肺泡內纖維蛋白滲出及細胞浸潤。除了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桿菌等可引起肺組織的壞死性病變易形成空洞外,肺炎治愈后多不遺留瘢痕,肺的結構與功能均可回復。
肺炎的治療方法
抗感染治療是肺炎治療的最主要環節。細菌性肺炎的治療包括經驗性治療和針對病原體治療。前者主要根據本地區、本單位的肺炎病原體流行病學資料,選擇可能覆蓋病原體的抗菌藥物;后者則根據呼吸道或肺組織標本的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體外試驗敏感的抗菌藥物。此外,還應該根據患者的年齡、有無基礎疾病、是否有誤吸、住普通病房或是重症監護病房、住院時間長短和肺炎的嚴重程度等,選擇抗菌藥物和給藥途徑。
青壯年和無基礎疾病的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常用青霉素類、第一代頭孢菌素等,由于我國肺炎鏈球菌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耐藥率高,故對該菌所致的肺炎不單獨使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對耐藥肺炎鏈球菌可使用對呼吸系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諾酮類(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老年人、有基礎疾病或需要住院的社區獲得性肺炎,常用氟哇諾酮類、第二、三代頭抱菌素、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制劑,或厄他培南,可聯合大環內醋類。
醫院獲得性肺炎常用第二、三代頭孢菌素、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制劑、氟喹諾酮類或碳青霉烯類。
重症肺炎的治療首先應選擇廣譜的強力抗菌藥物,并應足量、聯合用藥。因為初始經驗性治療不足或不合理,或而后根據病原學結果調整抗菌藥物,其病死率均明顯高于初始治療正確者。重症社區獲得性肺炎常用β-內酰胺類聯合大環內醋類或氟喹諾酮類;青霉素過敏者用氟喹諾酮類和氨曲南。醫院獲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諾酮類或氨基糖昔類聯合抗假單胞菌的β-內酰胺類、廣譜青霉素/β-內酰胺酶抑制劑、碳青霉烯類的任何一種,必要時可聯合萬古霉素、替考拉寧或利奈唑胺。
肺炎的抗菌藥物治療應盡早進行,一旦懷疑為肺炎即刻給予首劑抗菌藥物。病情穩定后可從靜脈途徑轉為口服治療。肺炎抗菌藥物療程至少5天,大多數患者需要7-10天或更長療程,如體溫正常48-72小時,無肺炎任何一項臨床不穩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藥物。肺炎臨床穩定標準為:T≤37.8℃;心率≤100次/分;呼吸頻率≤24次/分;血壓:收縮壓≥90mmHg;呼吸室內空氣條件下動脈血氧飽和度≥9O%或PaO2≥60mmHg;能夠口服進食;精神狀態正常。
抗菌藥物治療后48-72小時應對病情進行評價,治療有效表現體溫下降、症狀改善、臨床狀態穩定、白細胞逐漸降低或恢復正常,而X線胸片病灶吸收較遲。如72小時后症狀無改善,其原因可能有:藥物未能覆蓋致病菌,或細菌耐藥,特殊病原體感染如結核分枝桿菌、真菌、病毒等。出現并發症或存在影響療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抑制)。非感染性疾病誤診為肺炎。藥物熱。需仔細分析,作必要的檢查,進行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