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

1、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

1.1、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治疗方案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常用的药,一是铋制剂为主的方案,二是以质子泵抑制剂的方案。

另外再有两种抗菌素,最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再就是甲硝唑,我们常采用的方案就是这三种方案,对胃炎或者是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这个方案是比较容易一些,效果能够达到80%根除。这个方案不适合的病人是青霉素过敏的,青霉素过敏的可以换四环素类的药,它对于螺杆菌的作用也是比较好,配用甲硝唑,连续一个星期就可以,如果有胃溃疡病可以加上雷尼替丁或者是法莫替丁;再就是洛塞克,青霉素过敏可以换四环素,甲硝唑可以换成克拉霉素。

1.2、用药方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2、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长2.5~4.0μm,宽0.5~1.0μm。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3、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

目前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的研究能归入这一学说的资料最多。主要包括:使幽门螺杆菌穿透粘液层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的因素;对胃上皮细胞等起破坏作用的毒素因子;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免疫反应物质等。

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病病因

Hp革兰染色阴性,常作S形或弧形弯曲,有1~3个螺旋,长2.5~4.0μm,宽0.5~1.0μm,延长培养时间或药物治疗后,常呈类球形,菌体两端钝圆,菌体的一端或两端有2~6条带鞘的鞭毛,鞭毛长约为菌体的1.0~1.5倍,粗约为30nm,各有着毛点,着毛点不内陷,鞭毛末端呈圆球状或卵圆形,细胞壁光滑,与上皮细胞膜紧密相贴,在鞭毛根部内侧的细胞质末端有一明显的电子密度降低区,可能与鞭毛运动的能量贮存有关,猫胃螺杆菌和海尔曼螺杆菌均为3~12个紧密的螺旋,与Hp极易区别,人胃活检标本分离的Hp菌株有多样性基因表型。

至少可分为两大类型:Ⅰ型为有细胞毒相关基因A,表达CagA蛋白及空泡毒素;II型无Cag A,既不表达Cag A蛋白,也不表达Vac A,Hp是一种专性微需氧菌,其稳定生长需依靠在生长的微环境中含5%~8%的氧气,在大气和绝对厌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

1、细菌培养 直接将胃黏膜标本划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或将胃黏膜标本研磨成匀浆后接种,置微氧条件下,相对湿度90%以上,37℃孵育48~72h后观察结果,至少依据涂片染色镜检,尿素酶,过氧化氢酶及氧化酶鉴定。

2、胃活检黏膜涂片 将活检黏膜面直接涂抹于清洁玻片上,自然干燥后革兰染色或复红染色,油镜观察。

3、组织切片染色 胃黏膜活检标本(宜多点取材)垂直包埋切片,采用Warthin-Starry和Centa银染色或HE染色,Giem sa染色,荧光素吖啶橙染色,米帕林染色以及无标记抗体PAP染色等在油镜下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4、尿素酶试验 Hp具高度尿素酶活性,能分解尿素产生NH+4,通过测NH+4存在与否,间接判断有否Hp感染,有pH指示剂法,分析化学法和同位素标记尿素试验等方法。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