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是传染病吗

丝虫病是传染病吗

1、丝虫病的发病与病变主要由成虫引起,感染期幼虫亦起一定作用,与血中微丝蚴关系不大。病变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丝虫种类、机体免疫反应、感染频度、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数量、成虫寄生部位以及是否合并继发感染等因素。

2、在幼虫进入机体发育为成虫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代谢产物、幼虫蜕皮液、虫体子宫内排泄物以及死虫的裂解物均可引起局部淋巴系统的组织反应及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丝虫热等。晚期表现则为淋巴组织病理改变及继发细菌感染的结果。

3、目前认为,免疫机制是产生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免疫反应与淋巴系统的损害有关,急性淋巴管(结)炎被认为属I型或Ⅲ型变态反应,阻塞性丝虫病则属Ⅳ型变态反应。早期以渗出性炎症为主,淋巴结充血,淋巴管壁水肿,管腔内充满粉红色蛋白质液体和嗜酸性粒细胞。

4、继之,淋巴结和淋巴管内出现肉芽肿性反应,肉芽肿中心为变性的成虫和嗜酸性粒细胞,周围绕以纤维组织和上皮样细胞,尚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类似结核结节。由于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内膜增厚和纤维化,管腔中形成息肉或纤维性栓子。

5、最后淋巴管形成纤维索状物,即为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淋巴系统发生阻塞导致远端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甚至破裂。淋巴液流入周围组织及器官,因阻塞部位不同,有不同临床表现。

6、淋巴液长期滞留在组织内,因其蛋白含量较高,不断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皮下组织增厚、变硬而形成象皮肿。由于局部血循环障碍,皮肤抵抗力降低,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使象皮肿加重及恶化,甚至出现局部溃疡。

丝虫病传染源

因无动物贮存宿主,故斑氏丝虫病的惟一传染源是感染斑氏丝虫后出现微丝蚴血症的人。微丝蚴血症者在流行病学上所起的作用主要决定于血内微丝蚴密度。

在一定范围内,血内微丝蚴密度愈高,媒介蚊虫的感染率就愈高,感染度也愈重,将感染期幼虫传染给人的机会就愈多。据实验感染观察,60+l血内微丝蚴为744条时,淡色库蚊的幼丝虫感染率为90.1%,但当60+l血内微丝蚴平均为0.7条时,淡色库蚊的幼丝虫感染率仅为3.3%。

理论上,如此低密度的微丝蚴血症仍有可能成为传染源,但由于受到蚊媒叮刺人的机会以及蚊虫自然死亡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蚊媒的实际感染率和感染度比实验感染的结果要低得多,因而传播丝虫病的作用很小,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不大。仅有丝虫病临床表现而无微丝蚴血症者,无传染源作用。

对斑氏丝虫病适宜的传播媒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微丝蚴能在该蚊体的发育至感染期;嗜吸人血,且吸血时间与微丝蚴出现于外周血液的周期性高峰相一致;种群数量多。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人群对斑氏丝虫的易感性是普遍的。不同年龄、性别、血型、种族、职业的人,只要生活在斑氏丝虫病流行区,有被媒介蚊虫叮咬的机会,特别是反复多次被叮咬,即有可能受到感染。

当有成批的传染源迁入存在有效蚊媒且传播条件适宜的地区,可能形成新的斑氏丝虫病流行区。如在美国南部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市,早年随移入非洲奴隶而输进传染源,加之当地气候及环境适宜于致倦库蚊孳生,致使斑氏丝虫病流行,并蔓延至周围地区。

丝虫病表现

斑氏丝虫病的发病过程分为潜伏期、微丝蚴血症期、急性炎症期(急性丝虫病)和慢性阻塞期(慢性丝虫病)等4个阶段。

丝虫病是指丝虫寄生在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我国只有班克鲁夫丝虫(班氏)和马来布鲁丝虫(马来丝虫)。本病由吸血昆虫传播。丝虫病的症状体征因丝虫寄生部位不同而异。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靠在血液或皮肤组织内检出微丝蚴。

预防方法为消灭传染媒介,加强个人防护,治疗患者及感染者,全民服药以消灭传染源。人体感染丝虫后,其发病机制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机体对丝虫抗原性刺激的反应、侵入的虫种和数量、重复感染的次数、虫体的死活情况、寄生部位和有无继发感染等。

生物性潜伏期:又称显性前期,为自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至丝虫成熟产出微丝蚴所需要的时间,斑氏丝虫病约为半年。在流行区内此期大多无明显症状,或未被注意。但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由正在发育移行的未成熟丝虫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的淋巴管、淋巴结或精索等处的炎症。此期血内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

1、临床潜伏期

自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至首次出现急性丝虫病症状的时间,一般需数年,但有报告最短仅4个月。

2、微丝蚴血症

生物性潜伏期后,血液内开始出现微丝蚴,其密度逐渐增高,达一定水平后常保持相对稳定。此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淋巴系统炎性症状,血内嗜酸性粒细胞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如不给予抗丝虫治疗,此期可持续10年,甚至数十年或终身带虫,少数微丝蚴血症者可兼有急、慢性丝虫病的临床表现,或于出现急、慢性丝虫病临床表现后血内微丝蚴密度降低直至转阴。

3、急性丝虫病

急性丝虫病的局部症状常见于四肢及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乳房,表现为疼痛、触痛、局部温热感、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并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由于斑氏丝虫成虫常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故有时仅表现为发热,而无明显的局部症状,又称“丝虫热”。

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为斑氏丝虫病最常见症状。肢体淋巴结、淋巴管炎多在夏秋季发作。一般有畏寒和局部淋巴结不适等先兆症状,好发部位主要是腹股沟和股部淋巴结,腋下和肘部淋巴结受侵较少。随后局部淋巴结肿大,并出现相关的淋巴管炎和患肢远端的毛细淋巴管炎(即丹毒样皮炎),局部剧痛。全身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头痛,病程一般3~5d,严重者体温升至39℃以上,头痛剧烈,病程长至约1周。丝虫性淋巴管炎的特点是从淋巴结炎开始,呈离心性,这可与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管炎呈向心性相区别。

发病初起时肿胀随炎症的消退而消散,但如长期反复发作,则肿胀消退缓慢,肢体逐渐增粗。如有继发感染,尤其是在重度象皮肿的基础上的急性发作,症状较为严重且不典型。斑氏丝虫病人腹部、盆腔等深部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可表现为反复发热、寒战和腹痛等临床表现,常常误诊。

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是斑氏丝虫病急性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常同时发生。患者往往骤然发病、寒战、高热、单或双侧腹股沟或阴囊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并放射至附近器官和腹部,可被误诊为急腹症。急性发作时精索粗厚、附睾和睾丸肿大,精索、附睾和睾丸表面出现肿块。病程一般3~5d。随炎症消退,肿块变硬,缩小成黄豆或绿豆大的坚韧结节。结节1至数个,有的精索因此呈串珠样。多数结节内有成虫。

丝虫热:表现为畏寒、发热,常反复发作,但局部体征不明显,偶可有腹部深压痛,症状持续约3d自退。

4、慢性丝虫病

鞘膜积液:即睾丸鞘膜腔积液,是斑氏丝虫病最常见的慢性体征。患者主诉患部坠胀沉重,外观阴囊肿大,个别大如儿头或排球,不对称,皮肤紧张,表面光滑,皱褶消失,肿物卵圆形,囊样,无压痛,同侧睾丸不易触及。

乳糜尿:为斑氏丝虫病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乳糜尿常间歇发生,间歇期短仅数日,长至数年,少数患者可长期持续不愈。

淋巴水肿和象皮肿:淋巴水肿和象皮肿是斑氏丝虫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依次为肢体(尤以下肢为多见)、外生殖器和乳房。淋巴水肿为皮下淋巴积液的泛称,局部肿胀,皮肤紧张,按之有凹陷,有坚实感。下肢象皮肿又称象皮腿,单侧或双侧,患部肿大,皮肤粗厚、干燥,坚实感加重,汗毛脱落,肤色加深变暗。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瘤状隆起和结节以及疣状赘生物,肿大处出现深沟皱褶,外观呈畸形。下肢象皮肿易遭继发感染而引发急性淋巴结、淋巴管炎。

5、丝虫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此症是潜隐性丝虫病的典型例子,又称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其临床特征为夜间阵咳和哮喘,血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加,血清IgE抗体滴度升高,X线胸片正常或有散在阴影。Webb等(1960)报道,偶尔可在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肺、肝和淋巴结等组织检获微丝蚴。此症分布于东南亚、非洲、西印度群岛及南美洲,多见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