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蛋白偏低原因

血紅蛋白偏低原因

1、生理性血紅蛋白偏低

原料不足,如缺鐵性貧血。這是最常見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特別是對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妊娠期的婦女,生理上需要較多的鐵,而日常食物中又缺乏足夠的鐵質。不過這種貧血也比較好治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即可,可以多吃一些豬肝、牛肉、蛋黃、櫻桃、紅棗。

2、過度出血導致血紅蛋白偏低

如血痔,分娩時大量出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月經過多等。

3、荷爾蒙失調導致血紅蛋白偏低

荷爾蒙失調也會導致紅血蛋白水平降低。有時甲狀腺機能降低會引起身體新陳代謝率下降,患者會感覺疲勞和昏昏欲睡,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4、惡性貧血導致血紅蛋白偏低

脾臟或惡性貧血患者有可能因為過多紅血細胞遭到破壞,導致血紅蛋白水平下降。

5、腎功能衰竭導致血紅蛋白偏低

長期感染導致的腎功能衰竭,癌症,克羅恩病等慢性疾病也會引起血紅蛋白數量下降。其他類似原因還有腸道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血紅蛋白濃度低是否意味著貧血

血常規是一項最基礎的檢查,其各種數據的改變往往給臨床醫生以啟發和提示。許多疾病都會引起血常規檢查結果的改變,比如感冒、發燒這類常見小問題,也有白血病這樣的嚴重疾病,還包括貧血、凝血功能異常等。

傳統的血常規只包括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及其分類。近年來由于血液學分析儀器的廣泛應用,血常規的檢測項目增多。但對于一個患者來說,主要需看懂三類項目。

一是紅細胞總數,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如果測得血中紅細胞數量比正常值減少,或意味著貧血。二是血小板總數,三為白細胞總數,其中包括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

除上述三類主要參考項目外,還有許多輔助參考項目,如血小板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嗜酸性粒細胞數目等等,這些項目可幫助具體確定患病病因等,但如果單純只是這一兩項檢查有異常,說明不了什么問題。

血紅蛋白偏低吃什么好

1、大棗補血

中醫歷來認為大棗是補血佳品,這里所說的大棗實際上是干棗。鮮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能促進鐵的吸收,對改善貧血有益。而干棗中的維生素C損失較多,比鮮棗中的含量少90%以上。同時,大棗雖然含有鐵質,但含量并不高。由此看來,食用干棗達不到補血的目的。其實,中醫所說的“補血”指的是“補氣血”而不是糾正貧血。有些人盡管化驗不貧血,但有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等表現,中醫辨證就屬于氣血虛,吃大棗能改善症狀,調理身體。

2、菠菜補血

菠菜中的鐵含量不高,僅有鴨血的1/10,而且吸收率很低,只有2%左右,也僅僅達到鴨血的1/10,通過吃菠菜補充鐵質效果不理想。但菠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準媽媽補充有利于胎寶寶的健康。

3、蛋奶補鐵

蛋類和奶類也不是鐵的良好來源。蛋類鐵含量不高,又因為含有卵黃高磷蛋白,會干擾鐵質的吸收,吸收率僅為3%,所以吃蛋類補鐵效果不佳。奶類是“貧鐵”食物,鐵含量非常低,而且吸收率也不高。

4、黑木耳補鐵

干制的黑木耳鐵含量的確非常高,甚至超過鴨血的3倍。可是準媽媽在吃黑木耳時,需要先經過水發,這樣黑木耳的重量會增加6~8倍,相當于鐵含量減低到原來的1/8~1/6,含鐵高的優勢幾乎沒有了,而且還有吸收率低的問題。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