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兒童脈搏正常值

10歲兒童脈搏正常值

1、新生兒的呼吸:40-50次/分,脈搏:120-140次/分。

2、1歲以下的呼吸:30-40次/分,脈搏:110-130次/分。

3、2-3歲的呼吸:25-30次/分,脈搏:100-120次/分。

4、4-7歲的呼吸:20-25次/分,脈搏:80-100次/分。

5、8-12歲的呼吸:18-20次/分,脈搏:70-90次/分。

因為心率的變化還與吃飯、運動、情緒、睡眠、發熱等多種因素有關。安靜狀態下心率快,才有意義。如有心跳也加快了,有時還胸悶氣短,如果與休息情緒等無關,且休息后,或者睡眠狀態下,心率仍快,則應該到醫院做心電圖、心肌酶譜的檢查。

小兒的心率較快,主要與新陳代謝旺盛和交感神經興奮性較高有關。小兒脈搏次數不穩定,易受各種內外因素影響,如進食、活動、哭鬧、發熱等。因此,小兒脈搏應在安靜時測量。如果脈搏顯著增快,而且睡眠時也不減慢時,應懷疑有器質性心臟病。到醫院做全面的檢查。

小兒脈搏正確測試法

1、選擇最方便的部位

測量脈搏經常選擇身體淺表的大動脈,最方便、最容易摸到的是手腕掌側面大拇指側的橈動脈,它接近于體表。其次,也可以摸靠近外耳道處的顳動脈或頸部兩側的頸動脈。

2、采取正確的手法

測量脈搏時,父母用手指輕輕托住小兒的腕關節,把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小兒掌面腕部皮膚的橫紋下偏拇指側部位,這時即可感受到動脈搏動的沖擊感。正常的脈搏跳動,節律整齊,力量均勻,手指有彈性感。

3、觀察脈率、節律和強弱

測查脈搏時,要測查每分鐘脈搏跳動的次數,同時注意脈搏跳動得是否有規律,快慢不一、強弱不等或跳動無力。高燒時,脈搏跳動得快而有力為正常,病情嚴重時脈搏跳動微弱,甚至有時摸不清。如果脈搏跳動快慢不勻、忽快忽慢、間隔時間過長,體內可能存在疾病。

提醒:

一定要在小兒安靜及體位舒適的情況下測查,最好趁小兒熟睡時。活動后要休息15分鐘左右再測查,以防影響脈率的準確性。

不宜用拇指測查,拇指本身也有能感覺到的動脈搏動,容易與橈動脈的脈搏混淆,造成假象。

由于小兒的血管細小,觸摸時壓力不宜過大,以能摸到脈搏跳動為準。

發現脈率增快或減慢,或脈搏節律不整齊時,要及時去醫院請醫生診治。

發現小兒的脈搏不整齊時,要與心率做對照,以求得準確診斷。

對于1歲以下身體圓胖的小兒,最好把手伸到他的胸部來測試心跳次數,容易摸到動脈搏動。

長時間脈搏跳動過快,可能會導致心力衰竭;或有時脈搏跳動太慢,表明心臟跳動無力,容易造成全身血液供應不足,以上這兩種現象都應及早就醫。

一般體溫增高都會使脈搏加快,但如果不增或加快很少,及早去醫院檢查是否患了傷寒病。

凡脈搏顯著增快,且在睡眠時仍不減緩,可能是器質性心臟病,需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查。

脈搏異常的常見疾病

1、速脈

每分鐘超過10O次,見于發熱、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功能不全、周圍循環衰竭、心肌炎等病人。

2、緩脈

每分鐘低于60次,見于顱內壓增高、黃疸、甲狀腺功能減退、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病人。

3、水沖脈

脈搏驟起驟落,急促有力。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使脈壓增大的疾病。檢查水沖脈時,應將病人的手臂抬高過頭,觸診其橈動脈,可感到脈搏的急促有力的沖擊。

4、交替脈

脈搏一強一弱交替出現但節律正常,這是由于心室收縮力強弱不均所致,可見于高血壓性心臟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病人等。交替脈是左心衰竭的重要體征。

5、奇脈

平靜吸氣時脈搏明顯減弱或消失,又稱吸停脈,見于心包積液和縮窄性心包炎病、心包填塞等病人。

6、不整脈

脈搏不規則的搏動,稱不整脈,見于心律失常病人。如脈率少于心率,稱為脈搏短絀,見于心房顫動病人。計數脈搏的時間至少需要1分鐘。

7、重搏脈

正常脈波在其下降期中有一重復上升的脈波,但較第一個波為低,不能觸及。在某些病理情況下,此波增高而可以觸及稱為重搏脈,即一個收縮期可觸及兩個脈搏搏動。常見病因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等。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