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濕疹區別

手足口病和濕疹區別

1、手足口病和濕疹有什么區別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就是帶皰的疹子,出現的位置一般是手、腳、口三處。手足口病首先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其次手,足,口腔內,屁股等部位會出現相應的皰疹。患兒感染腸道病毒后,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對牛奶、母乳和雞蛋白等食物過敏而引起的皮膚病,它也可能是一種由遺傳性素引起的皮膚病,如果爸爸媽媽小時候患濕疹,他們的寶寶也容易得濕疹。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復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濕疹在口內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只是全身都會出現。患濕疹開始多在面頰部出現小紅疹,很快波及到額、頸、胸部。

2、手足口病的護理

消毒隔離: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感染。

飲食營養: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寶寶宜臥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愿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護理: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3、如何治療濕疹

常用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錳酸鉀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錳酸鉀會燒傷寶寶的皮膚),既使創面清潔,又起到殺菌收斂及氧化作用。4—6層細紗布,以不滴水為適度,將濕紗布敷于創面,根據濕疹滲出物的多少來決定更換的時間和次數,當紗布吸收的滲出物已達半飽和程度,將紗布更換。每日二至三次。滲出物多時,濕敷時更應勤更換。

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

一般來說,手足口病和隱性感染的患兒都是這種疾病的傳染源,患兒在發病之前的幾天,眼部和糞便就能夠檢查出腸道病毒,在發病之后的一周以內具有非常強的傳染性。事實上,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很多方式能夠進行傳播,但是人群之間的密切接觸是最主要的傳染方式。兒童在接觸過患兒的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糞便,都會令患兒感染上手足口病。

如果兒童接觸到已經被患兒污染的毛巾、牙杯和手絹以及奶具,甚至是接觸到患兒的醫療器具和床上用品以及內衣,店鋪有可能會造成傳染。其次,患兒唾液和咽喉分泌物都會通過空氣里面傳染,所以跟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也會造成感染的現象。還有,一旦患兒飲用或者是吃了被病毒所污染的食物以及水,都很有可能會引起感染的現象。

濕疹的預防

母乳喂養可以減輕濕疹的程度,因此對患濕疹的寶寶要盡可能延長母乳喂養的時間。如果用牛奶喂養,應把牛奶煮沸幾分鐘以降低其致敏性。

不論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的小兒,蛋白類輔食如雞蛋、魚、肝等應該晚一些添加。一般寶寶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這類輔食,而有濕疹的寶寶建議至少晚1個月~兩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但水果和蔬菜的添加不應延遲,且強調多吃水果和蔬菜,它們有降低致敏性的作用。對蝦和蟹等食物,建議1歲后或更晚時候給孩子吃。

補充含雙歧桿菌等益生菌有助于減少或預防濕疹的發生。研究顯示,雙歧桿菌等益生菌能減低腸道的通透性,提高腸道屏障功能和降解過敏物質,達到減少過敏物質吸收和刺激機體的作用。建議濕疹兒長期補充,可以選擇強化雙歧桿菌的奶粉,但家長要注意選擇合格的產品。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