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概述

1、定義

心肌缺血(myocardialischemia)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心臟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幾乎完全靠有氧代謝提供,所以即便在安靜的時候,心肌的血氧攝取率也很高(約為70%),正常情況下,機體可通過自身調節,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恒定,保證心臟正常工作。當某種原因導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心肌缺血。而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

2、症狀部位

心臟。

3、症狀科室

心血管內科。

4、常見病因

4.1、高脂肪飲食

現代人們的飲食越來越多,不像以前物資匱乏,因此,不少人經常會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而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的攝入,會導致身體增加血管內脂質、甘油三酯等垃圾成分,從而加速了血管的堵塞,一旦血管堵塞就會出現心臟病問題。

4.2、久坐不運動

現在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可以在辦公室完成的,于是,有更多的人經常坐在辦公室,不運動,于是身體的血液循環不良,從而導致了身體的腸胃蠕動緩慢,容易增加便秘和痔瘡等等風險,從而還會導致心肌缺血。

4.3、長期吸煙、喝酒

相關研究表明,吸煙的男性比沒有吸煙的患心臟病死亡率增160%。深呼吸一口香煙,相當于吸入4千種有毒的化學物。吸一口煙,尼古丁只需7.5秒就到達血液中,然后到達大腦,引起一些分泌的增加,脈搏跳動增快,導致血壓升高,血管收縮。一氧化碳到了體內,迅速跟血紅蛋白結合,導致血液缺氧。吸煙時感到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其實就是這些“毒物”起作用,從而引起血管狹窄,引發嚴重的心臟病。

4.4、熬夜

長期熬夜會導致心律不齊,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心肌缺血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冠脈廣泛病變基礎上反復心肌缺血引起進行性心功能受損。

心肌缺血可引起左室收縮和舒張功能受損。通過對狗的實驗表明:冠脈被阻塞20分鐘后再通,可使缺血心肌的心功能降低并持續數天,但最后可完全恢復。這種缺血后暫時的心功能低下被稱為“心肌擊昏或心肌頓抑”。但長期慢性心肌灌注不足,可引發持久性的左室功能障礙,就是“心肌冬眠”狀態。如果在冠脈廣泛狹窄的基礎上,反復出現短暫的冠脈阻塞,就會對心功能造成進行性損害,最后導致心衰,出現缺血性心肌病的臨床症狀。

心肌梗死后心臟擴大導致進行性心功能損害。

研究表明,如果急性心肌梗死的面積占左心室的40%或以上,將引起急性左心衰或心源性猝死。心梗后,梗死區擴展、變薄、壞死區膨脹,導致心室出現明顯的幾何形狀改變和心室擴張。對1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尸檢發現:100%有心肌梗死,其梗死范圍從8%-46%不等,梗死面積大于30%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占28%,而梗死面積小于20%者也達到28%。這說明心肌梗死對缺血性心肌病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心肌缺血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心肌缺血的檢查方法

1.1、胸部X線檢查

主要表現為心影增大,且多數呈主動脈型心臟(以左心室增大為主、右心室多數正常),少數心影呈普大型。并可見升主動脈增寬及主動脈結鈣化等。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淤血表現,但肺動脈段改變不明顯。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胸部X線檢查顯示心臟可有全心或左心擴大征象,而限制型缺血性心肌病X線檢查心臟多不大,亦無心腔擴張。可有肺淤血、肺間質水腫及胸腔積液等征象。有時可見冠狀動脈和主動脈鈣化。

1.2、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檢查是反映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絞痛發作時,常顯示ST段降低,T波低平或倒置。發作后數分鐘內逐漸恢復,有時可伴有心律失常。平時心電圖無明顯異常改變的病人可作負荷試驗,增加心臟負荷,增大心肌耗氧量,暫時誘發心肌缺氧的電生理改變。

1.3、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和左心室造影

檢查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可清楚地顯現左、右冠狀動脈及其分支,不僅可以為確診粥樣硬化病變引起的冠狀動脈狹窄提供證據,而且可以觀察到病變的確切部位、范圍、病變血管的狹窄程度和側支循環的情況。

1.4、心臟超聲檢查

可見心腔內徑擴大,并以左心房及左心室擴大為主;室壁呈節段性運動減弱或消失,左心室射血分數明顯降低;多數患者伴有二尖瓣口返流,并可見主動脈瓣增厚及鈣化。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提示心臟普遍性擴大,常以左室擴大為主,并有舒張末期和收縮末期心室腔內徑增大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數下降,室壁常呈多節段性運動減弱、消失或僵硬,有別于擴張型心肌病的是室壁運動常呈普遍性減弱改變,有時可見到心腔內附壁血栓形成。

2、心肌缺血的診斷鑒別方法

2.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臟科危重症,發現越早,治療越早,預后越好。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心電圖的典型表現為T波高尖、ST段抬高等。一般情況下,醫生通過問診患者病史、病情,再結合心電圖的相關表現,就能及時診斷。所以,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心電圖是把“神器”,它具備基石性的診斷地位。

2.2、陳舊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過后,很多患者有留下特殊的心電圖信號,如病理性Q波。但如無確切心梗的病史,不要僅僅依靠心電圖就給患者定診“陳舊心肌梗死”,因為部分正常人、心肌病的人群,也會出現異常Q波。如果有如此表現,一定要看醫生,結合其它一些檢查,明確診斷。

2.3、心絞痛

心電圖在診斷心絞痛方面,心電圖也是一個相對可靠的指標之一。因為,在心絞痛發作的時候,心電圖上也會出現T波、ST段的改變。但是,朋友們請注意,是發作時才有心電圖改變,所以,心電圖的動態變化才是診斷心肌缺血更靠譜的標準之一。在不活動的時候,僅僅有輕微的T波、ST段問題,不是冠心病診斷的可靠標準,這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冠心病誤診原因之一。

心肌缺血的危害

1、心肌缺血會損害舒張功能

收縮不良和舒張不良結合起來,易導致心室充盈壓升高,引起肺充血,還可引起復雜的物質代謝紊亂和心肌電活動失常。因此,一旦出現心肌缺血,應找準病因對症治療,才可避免潛在的嚴重后果。

2、心肌缺血對心臟和全身都可能帶來許多不利影響

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心臟沒有“氧倉庫”,完全依賴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會引起缺氧。

缺氧的直接后果是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減弱,產能減小,使心臟活動時必需的能量供應不足,引起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時,代謝的廢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時地清除,易產生不利影響。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終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功能。

心肌缺血的防治方法

1、心肌缺血的預防方法

1.1、善待症狀,處驚不變。對自己的心血管病能正確對待,既不掉以輕心,又不過于憂慮,在病情劇變發作時,不緊張驚慌,保持平和心態,泰然處之。除按醫囑服藥,把精力投入食療,飲食上做到:雜:粗細糧搭配;混:葷素搭配,以素為多;淡:低鹽少糖,清淡為主;清:不吃油炸食物,不飲酒吸煙。

1.2、動靜結合,勞逸適度。一天中,躺著或稍微抬起雙腿坐著休息幾次,每次15至20分鐘。放松地平躺在地板或硬木床上非常有益。對于上班需要長時間坐著的人來說,一天應該從桌旁站起來數次,每次3至5分鐘。這是心肌缺血的預防措施。

1.3、休閑娛樂,輕松悠然。把增多的休閑時間用于文化娛樂活動。活動中,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1.4、遵守每天的作息制度。一天的睡眠不應少于7—8小時。應該在晚上8點15分至8點30分就準備入睡。一個半至兩個小時的午睡,可以維護他們的心血管系統免于過度緊張。不要用任何活動形式來代替人所絕對需要的臥床休息。但是,休息一定要與工作量成比例。

2、心肌缺血的治療方法

2.1、硝酸酯類

如消心痛、硝酸甘油和單硝酸異山梨酯。劑型包括片劑、針劑、貼膜和噴霧劑等。硝酸酯類藥物抗心肌缺血的機制是降低前、后負荷及耗氧量;改變心肌血流重新分布,有利于缺血區的灌注。但這類藥可迅速發生耐藥性,停藥后可逆轉。

2.2、鈣拮抗劑

如心痛定、合心爽、異搏定和氨氯地平等。鈣拮抗劑抗心肌缺血的機制包括直接對缺血心肌有保護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增加缺血區心肌供血;促進內源性一氧化氮的產生與釋放。這類藥物沒有耐藥性,可反射性增快心率,有的藥物有輕度負性肌力作用。

2.3、β受體阻滯劑

這類藥物抗心肌缺血的機制包括阻滯β受體,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區供血;改善心肌代謝。但β受體阻滯劑可擴大心腔容積、延長射血時間而增加氧耗。服用這類藥時,不可驟停,否則有反跳現象。應注意其較強的負性肌力作用。

2.4、ACEI類

目前,對這類藥的抗心肌缺血作用仍有爭議。主要焦點是ACEI類藥不增加缺血區供血,可出現“竊血”現象。

2.5、其他

如雙嘧達莫、嗎多明、尼可地爾、哌克昔林、卡波羅孟和Na+/H+交換抑制劑等。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