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

心律不齊的概述

1、定義

“心律不齊”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過了一般范圍。心臟自律性異常或傳導障礙引起的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

精神緊張、大量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過度疲勞、嚴重失眠等常為心律失常的誘發因素;心律失常特別多見于心臟病患者,也常發生在麻醉、手術中或手術后。

2、症狀部位

心臟

3、症狀科室

心胸外科

4、常見病因

臨床上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4.1、各種器質性心臟病

如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心內膜炎等,由于心臟的竇房結和傳導系統受病變的侵害,很容易發生心律失常,所以心律失常幾乎見于各種類型的心臟病。

4.2、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紊亂,水、電解質失衡心臟的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紊亂、心臟的離子平衡失調等;除心臟因素外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介導的心肌乏氧、全身及心臟局部酸堿平衡的調節障礙等,具備了心律失常的離子和代謝所必備的基礎,形成心律失常的條件因素,因而常常誘發心律失常的發生。

4.3、藥物的影響

多種藥物可以引起心律失常,比如非保鉀利尿藥、洋地黃類藥物、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力農和米力農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或者經過改變離子通道,或者穩定細胞膜,或者改變心臟的不應期,或者作用于心臟的受體,達到防止或終止心律失常的目的。但是,抗心律失常藥物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如果應用不當,也能介導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4.4、全身性或其他系統疾病

如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代謝疾病、創傷、手術、心臟導管檢查等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的發生。

4.5、正常人

在情緒激動、驚嚇、憂郁、飲酒、飲濃咖啡等會發生竇性心動過速或期前收縮。健康的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發生心律失常。一般講人的一生總會有心律失常發生。

心律不齊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心律不齊的出現會有較多的症狀出現,患者會出現胸悶、頭暈、氣急、胸痛、多汗、顏面蒼白、四肢發冷、抽搐、昏迷等症狀發生,而且輕微的心律不齊是可以照常工作和學習的,當前心律不齊的發病機制的復雜,而心臟病的發作及能夠破壞心電系統的潛在條件都會誘發心律不齊的出現,而潛在的條件有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者是不足、風濕性心臟病等。

有較多的人遇到控制心臟搏動的電信號發生延遲或者是阻滯的時候,會誘發心律不齊的出現,帶給患者特別多的困擾和痛苦,如果出現這些情況的話,有可能會出現心臟電信號的特殊神經細胞工作受到了波及,而另一方面心臟電信號在心臟中往往不能正常的傳遞,影響到了患者心臟的健康。

不良的情緒也會導致心律不齊的出現,而生氣導致的心律不齊心電圖要比一般心律不齊混亂,而且特別的不穩定,所以說是致命的。另外引發心律不齊的原因還有抽煙、壓力、活動過量、酗酒、吸食毒品(比如可卡因或安非他命類毒品)、咖啡因或者是尼古丁攝入過量等。

心律不齊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心律不齊的檢查方法

1.1、心電生理檢查

屬于有創檢查,就是將幾根多電極導管經靜脈或動脈插入,放置在心腔內不同部位記錄電活動。患者受這項檢查多是基于以下三個目的:確診心律不齊及其類型,了解心律不齊的起源部位與發生機制;識別與治療某些心動過速;判斷預后。

1.2、心電圖檢查

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項無創傷性檢查。一些室性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房顫、心動過緩或過速等都可以通過心電圖來診斷。

1.3、動態心電圖

即長時間心電圖記錄,英文名為Holter。就是用一種小型便攜式記錄器連續記錄患者24小時心電圖情況,患者吃飯、睡覺、上班都帶著。它能了解心律不齊發作與日常活動的關系、晝夜特點等。

1.4、運動試驗

就是同步觀察患者運動時的心電圖情況,這個心律不齊的檢查適用于運動時心悸的患者。

1.5、食管心電圖

左心房后壁毗鄰食道,食道電極的位置就在左心房的水平,因此在食道內插入特殊的電極,可以記錄到清晰的心房電位,有助于某些特殊類型心律不齊的診斷。這是心律不齊的檢查項目之一。

2、心律不齊的診斷鑒別方法

本病通過心電圖檢查一般可以確診,臨床上最主要的是對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進行鑒別,頸動脈竇按摩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響有助于鑒別診斷心律失常的性質,為避免發生低血壓,心臟停搏等意外,應使患者在平臥位有心電圖監測下進行,老年人慎用,有腦血管病變者禁用,每次按摩一側頸動脈竇,一次按摩持續時間不超過5秒,可使心房撲動的室率成倍下降,還可使室上性心動過速立即轉為竇性心律。

心律不齊的危害

1、心律不齊可使血液循環失常。當發生心律失常時,心房和心室收縮程序改變,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虛、胸悶、無力等症狀。

2、心律不齊較嚴重可致竇性停博、竇房阻滯和心動過緩,出現心動過速綜合症(又稱慢-快綜合症)。

3、心律不齊可導致猝死:發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及傳導阻滯引起瘁死的發生率最高。

心律不齊的防治方法

1、心律不齊的預防方法

1.1、預防誘發因素:一旦確診后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郁,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藥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藥更簡便、安全、有效。

1.2、保持穩定的情緒: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松,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1.3、自我監測: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惡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1.4、合理用藥: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藥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藥、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藥,并注意觀察用藥后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藥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盡量少用藥,做到合理配伍。

1.5、定期檢查身體: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藥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藥后應定期復診及觀察用藥效果和調整用藥劑量。

1.6、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煙。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

2、心律不齊的治療方法

2.1、電擊

心律不齊發生時,若引起心輸血量減少,造成休克或準休克狀況,醫生就會使用去顫器(—種醫學電擊儀器),在病人胸部電擊,使心臟回復正常心跳。

2.2、心律調節器

它的做法是將—根電極線置于在心臟的表面或右心室內,另外—端接上—個電池(含感應器),當心跳慢到—定程度或停止時,感應器便可發出電波,刺激心臟產生跳動,這是專門用來治療心臟傳導阻滯的。另外—種調節器是針對心跳過速時使用的,它的作用就好像體外電擊—樣。心律整調節器的電池通常置放在胸部鎖骨下或腹部的皮下組織,電池的壽命在10年以上,若電用完了,只要手術將電池更換即可。裝置心律調節器的病人需避免與高壓電。電磁波接近,使用手提電話時,避免將手機靠近電池的位置,以免影響心律調節器的功能。

2.3、藥物治療

藥物可使心跳回復正常,或減少心跳不規則的頻率,但通常只能控制,不—定能根治。

2.4、手術

經電氣生理學檢查后,有些心律不齊可經由心導管行電燒手術,將心律不齊的源頭或天生的異常神經燒掉,以達到根治的目的。WPW症候群及陣發性及心室上心跳過速,常常可使用這種方法來治療,成功率可達95%,失敗的原因,通常是沒完全將異常神經組織燒掉,或別處還有異常,但檢查時沒有察覺。

2.5、射頻消融

經撓動脈穿刺介入導管射頻消融術(RA-介入導管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微創的心律不齊治療方式,通過進行生理電檢查后找到存在異常電波傳導的路徑,通過使用高頻電流瞬間燒焦傳導異常電波的組織,消除異常生理電傳導,從而達到治療心律不齊的目的。中國心臟介入治療中心專家指出,經撓動脈穿刺進行射頻消融后,患者需要積極的配合醫生做好術后的相關護理工作,避免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2.6、其它

通常心律不齊都有—些潛在原因,所以要治療心律不齊,需同時治療潛在的疾病,此外,戒煙。戒酒。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可樂),放松情緒,對心律不齊的控制也有幫助,此外,有醫學報導說心律不齊與吃檳榔有關,若有此習慣的病人,也應戒檳榔。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