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帶下病
什么是帶下病
1、什么是帶下病
帶下病是帶下的量明顯增多,色、質、氣味發生異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狀者,稱為“帶下病”,又稱“下白物”、“流穢物”。相當于西醫學的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婦科腫瘤等疾病引起的帶下增多。
2、中醫學里帶下病都有哪些類型
2.1、脾陽虛
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或憂思氣結,損傷脾氣,運化失職,濕濁停聚,流注下焦,傷及任帶,任脈不固,帶脈失約,而致帶下病。
2.2、腎陽虛
素稟腎虛,或恣情縱欲,腎陽虛損,氣化失常,水濕內停,下注沖任,損及任帶,而致帶下病。若腎陽虛損,精關不固,精液滑脫,也致帶下病。
2.3、陰虛挾濕
素稟陰虛,相火偏旺,陰虛失守,下焦感受濕熱之邪,損及任帶,約固無力,而為帶下病。
2.4、濕熱下注
脾虛濕盛,郁久化熱,或情志不暢,肝郁化火,肝熱脾濕,濕熱互結,流注下焦,損及任帶,約固無力,而成帶下病。
2.5、濕毒蘊結
經期產后,胞脈空虛,忽視衛生,或房室不禁,或手術損傷,以致感染濕毒,損傷仔帶,約固無力,而成帶下病。
3、如何預防產后帶下病
3.1、保持外陰清潔,特別注意經期、產后衛生、提倡淋浴及蹲式廁所。
3.2、勿久居濕地,經期產后避免水中作業及生冷飲食,以免外浸內侵;飲食宜清淡,以免辛辣油膩滋生濕熱。
3.3、嚴格按醫囑執行內治及外治,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月經期停止使用陰道沖洗及坐浴塞藥治療,以防止感染。
3.4、若反復治療效果不佳時,應令其配偶接受治療,如果有滴蟲或霉菌感染時,應同時治療;中老年婦女則考慮有無糖尿病等全身疾患,可作血糖、尿糖檢查,并進一步診治。
3.5、醫務人員行婦科檢查以及手術操作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陰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蟲或霉菌者,應禁止游泳,專盆專用,內褲勤煮燙暴曬。
3.6、做好計劃生育工作,避免早婚多產,定期進行婦科普查,發現病變,及時治療。
帶下病的治療方法
1、改變陰道酸堿度
念珠菌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5.5,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能保持陰道的自潔功能,正常人為3.7~4.5,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除了適合日常的清潔保養外,治病期間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對霉菌的生長繁殖會有抑制作用。外出如廁時要用女性衛生濕巾拭干外陰,保持外陰干燥,以抑制念珠菌的生長。
2、藥物療法
2.1、滴蟲性陰道炎
滴蟲存在皺褶及宮頸的腺體中,同時還存在于尿道及腸道內,因此應該內外兼治。口服殺滅滴蟲藥物。服后化驗滴蟲,如為陰性,應于下次月經后繼續治療1個療程,鞏固療效。局部同時治療。
2.2、霉菌性陰道炎
可用蘇打液沖洗外陰、陰道或坐浴,輕輕拭干后,放置制霉菌素栓劑于陰道深部,或用制霉菌素霜涂于陰道壁上,每晚1次或早晚各1次,共10~14日。
2.3、非特異性陰道炎
可選藥物甲硝唑口服。也可局部用藥治療。
2.4、老年性陰道炎
可在陰道局部用藥,提高陰道酸度。炎症較重者,輔以雌激素治療。
帶下病如何調理飲食
1、帶下病的飲食原則
1.1、白帶清稀量多,為脾虛或腎虧所致,在飲食方面應多吃些具有健脾、補腎、固澀作用的食物,如黃芪粥、淮山粥、白果粥等;還應該吃些補氣養血的溫熱性的滋補強壯的食物體,如人參、鹿茸、狗肉、羊肉、動物內臟等。
1.2、黃帶或赤白帶下的婦女,多數為濕熱下注的實症,應該吃具有利濕止帶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蓮子、白果、薏米、蠶豆、綠豆、黑木耳、淡菜、芹菜、龜肉等。
2、帶下病的飲食禁忌
2.1、不要吃生冷、寒性的食物,如冷飲、冰凍水果等。
2.2、脾虛的帶下患者,不要吃生冷瓜果、寒涼滑膩的食物,如生菜、黃瓜、冬瓜、蘿卜、絲瓜、肥肉等。
2.3、腎虛的帶下患者,不要吃咸寒腌漬的食物,如海產、藻類、咸菜、臘肉等。
2.4、濕熱下注的帶下患者,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蔥、姜、韭菜、羊肉、狗肉、公雞等,也不要喝酒,不要吃醋類和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