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藥三院腫瘤一科丨44歲宮頸癌介入治療,宮頸癌最愛這些人
2021年3月6日上午,廣藥三院腫瘤一科的劉躍軍教授為一位44歲的患者進行了動脈血管介入手術,手術順當。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
不同時期的宮頸癌患者,臨床表現的差別很大,早期宮頸癌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只要等到疾病慢慢發展,才會出現出血、疼痛等症狀。湖南邵陽的黃女士就是在去年10月發現下腹部出現疼痛、間斷出現陰道流血等症狀而到醫院進行檢查,HPV(DNA)分型檢查提示HPV18陽性,活檢才確診了宮頸惡性腫瘤。
年前在我院進行了一次動脈灌注術治療,術程順當,為尋求進一步治療,來到我院行第二程介入治療。
雖說宮頸癌的高發年齡為30~35歲,但近年來,宮頸癌也逐漸有了年輕化的趨勢。采用介入治療能保留原器官,給予宮頸癌患者更多選擇,對年輕的宮頸癌患者而言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雖然宮頸癌晚期很難治愈,但只要了解了宮頸癌的病因,就能在源頭將宮頸癌“拒之體外”。
宮頸癌是當前唯一已明確病因的癌症,幾乎一切的宮頸癌都和HPV感染有關。當前已經發現,高危型HPV可以致使宮頸癌,HPV16和HPV18與宮頸癌密切相關,此外還有其余低危HPV類型也有誘發宮頸癌的可能。
大部分情形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將HPV病毒清除,但也有少數女性因為持續性高危HPV感染,就會致使宮頸癌前病變,并逐漸發展為宮頸癌。
宮頸癌高危因素
過早開場性生活、有多個或常更換性伴侶。
小于16~18歲開場有活躍性生活的女性,感染HPV的幾率高于其余女性;性伴侶越多,感染幾率越大。
抽煙甚至吸毒而致使自身免疫力下降 。
吸煙時間越長,每天吸得越多,HPV感染后患宮頸癌的風險越高,自主吸煙和二手煙危害一樣大。
患有免疫缺陷及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
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者,機體抵抗HPV感染的能力下降,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器官移植后服用抗排異藥物的人群。
對自身健康不重視,不定期做篩查。
多孕多產
多孕多產的女性,在HPV感染后患宮頸癌的風險較高。
感染
長期生殖道其余感染,陰道菌群失調。
廣藥三院腫瘤一科丨44歲宮頸癌介入治療,宮頸癌最愛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