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病的臨床表現
寨卡病毒病的臨床表現
1、寨卡病毒病的臨床表現
寨卡病毒病的潛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現有資料提示可能為3-12天。臨床症狀包括發熱、皮疹(多為斑丘疹)、關節痛、肌肉痛、結膜炎等。感染寨卡病毒后,約80%的人為隱性感染,僅有20%的人出現上述臨床症狀,一般持續2-7天后自愈,重症和死亡病例少見。
2、寨卡病毒病的病原學
寨卡病毒是一種蚊媒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烏干達恒河猴中發現。屬黃病毒科黃病毒屬,為單股正鏈RNA病毒,直徑40-70nm,有包膜,包含10794個核苷酸,編碼3419個氨基酸。根據基因型別分為非洲型和亞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為亞洲型。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詳,但黃病毒屬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熱。該病毒可被60℃以上溫度、70%乙醇、1%次氯酸鈉、脂溶劑、過氧乙酸等消毒劑及紫外線照射滅活。
3、寨卡病毒病的診斷
寨卡病毒感染以症狀和流行病史為診斷基礎(比如,蚊子叮咬,或者到已知存有寨卡病毒的地區旅行)。由于寨卡病毒與登革熱、西尼羅河病毒和黃熱病等其他黃病毒會發生交叉反應,因此通過血清學方法做出診斷可能較為困難。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和血中病毒分離培養可以確診。起病7天內,如果檢測到外周血清中寨卡病毒RNA陽性可以診斷,但由于RT-PCR陽性窗比較短(3-7天),也就是病毒血症期短,因此陽性窗之外陰性結果不能除外感染。
寨卡病毒病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1、現實中病毒傳染途徑有兩種:一種是自然性傳染,一種是人為性傳染。自然性傳染是由空氣、泥土、水作媒介。
2、如果是自然傳染,在“非典”作惡的時候,空氣、水或泥土中必然留著不少的“非典”病毒,不然話就不可能有自然性傳染現象。查閱了“非典”的研究資料,在“非典”期間,沒有關于空氣、泥土和水中發現“非典”病毒的報告。這就說明“非典”之類的病毒病不存在自然性傳染。如果說“非典”病確是傳染,那就是人為性傳染。
3、如果病毒病的病毒是從外界傳人生物體。首先就要找到第一個生物體內的病毒是從哪里傳來的。一代又一代科學家都在日夜不息地尋找第一個生物體內病毒的來源,至今還是沒有找到。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如果病毒是外界傳人,病毒的產生地必然在生物的外界自然中。
人們是如何感染寨卡病毒
1、人們主要通過蚊子叮咬而感染寨卡病毒。寨卡病毒還可由懷孕的母親在懷孕或生產過程中傳播給胎兒或嬰兒,但傳播幾率尚不清楚。
寨卡病毒感染的預防與登革熱相似,主要是消滅蚊子,防止蚊蟲叮咬。傳播寨卡病毒的蚊子為伊蚊,最愛在室內外犄角旮旯的鍋、盆、瓦、罐或坑洼地的積水中孳生。因此,要“翻缸倒罐,清除積水”,消滅伊蚊的孳生地。目前我國還沒有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報告,但去寨卡病毒流行的國家或地區旅游者,應注意防止蚊蟲叮咬。
2、減少寨卡病毒感染來源(去除和改造滋生地)以及減少蚊蟲與人的接觸可減少感染發生。建議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驅蟲劑;穿戴盡可能覆蓋身體各部位的衣服,而且最好是淺色衣服;采用紗網、門窗緊閉等物理屏障;蚊帳內睡覺。另外較為重要的是將水桶、花盆或者汽車輪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實施排空、保持清潔或者加以覆蓋,從而去除可使蚊蟲滋生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