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的正常值

肌酸激酶的正常值

1、肌酸激酶的正常值

男性24-170U/L;女性24-150U/L。肌酸激酶正常參考值與檢測所使用的儀器,檢測方法和試劑有關(可參考報告單所給參考范圍),腦血管意外,腦膜炎,甲狀腺機能低下,劇烈運動,手術抗菌素等等也可能使其增高。一般存在于心肌,肌肉細胞內。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對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和預后。

肌酸激酶異常結果:

增高。主要用心肌梗死診斷,CK升高幅度較AST和LDH都大,且出現早,2-4小時開始升高,12-48小時達到高峰,2-4天恢復到正常。尤其對心肌缺血和心內膜下心肌梗死的診斷比其他酶靈敏度高。故動態檢測CK變化有助于觀察病情和預后估計。

還見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發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發性心肌炎、肌肉損傷或手術后、腦血管疾病、酒精中毒、甲狀腺功能減退、肺梗塞等。

減低。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需要檢測的人群:

心肌缺血患者、心肌梗死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者。

2、肌酸激酶的基本概念

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ATP:CreatineN-phosphotransferaseEC2.7.3.2)通常存在于動物的心臟、肌肉以及腦等組織的細胞漿和線粒體中,是一個與細胞內能量運轉、肌肉收縮、ATP再生有直接關系的重要激酶【1,2】,它可逆地催化肌酸與ATP之間的轉磷酰基反應。

3、肌酸激酶的主要形式

肌酸激酶有四種同功酶形式:肌肉型(MM)、腦型(BB)、雜化型(MB)和線粒體型(MiMi)。MM型主要存在于各種肌肉細胞中,BB型主要存在于腦細胞中,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中,MiMi型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線粒體中。肌肉型肌酸激酶分子是由兩個相同的亞基組成的二聚體。根據目前已經測定的兔、人、雞、鼠肌酸激酶的一級結構【3-6】,M型亞基由387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43KDa左右,分子內有8個巰基,但無二硫鍵。大熊貓肌肉型肌酸激酶也是二聚體酶,每個亞基由37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42KDa【7】。

4、肌酸激酶的臨床價值

肌酸激酶的同功酶在臨床診斷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8-10】,在各種病變包括肌肉萎縮和心肌梗塞發生時,人的血清中肌酸激酶水平迅速提高,目前認為在心肌梗塞的診斷中測定肌酸激酶的活性比做心電圖更為可靠。肌酸激酶因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臨床應用價值已引起人們廣泛的重視和深入的研究。

肌酸激酶作為研究蛋白質折疊的理想模型基于以下理由:i)肌肉型肌酸激酶分子是由兩個相同的亞基組成的二聚體,目前兔肌CK的2.35?高分辨率晶體結構已經解出【11】,每個亞基具有一個小的N-末端結構域和一個大的C-末端結構域。人肌CK的3.5?

分辨率晶體結構也已經得到【12】。ii)多種條件下變性或修飾后的CK在體外仍可再折疊為天然構象【13-16】。iii)。CK是一個大的二聚體蛋白質,比小的二聚體或單體蛋白質分子更復雜,再折疊過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中間體【16-18】,聚沉與正確折疊之間的競爭也被觀察到【19,20】。

天然的肌酸激酶分子是一個緊密的球狀結構。近來關于肌酸激酶構象變化和活力變化關系的研究顯示了酶分子活性部位構象的柔性【17,21,22】,即酶分子活性部位的微區構象在變性劑作用下易發生改變而導致酶分子快速失活,此時酶分子整體構象尚未發生明顯變化。周海夢等人【23】用熒光探針標記兔肌肌酸激酶的活性部位,監測了熒光衍生物微區構象變化與相應酶活力喪失速度,發現二者幾乎一致,為酶活性部位柔性的假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