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主要傳染源有哪些
鼠疫的主要傳染源有哪些
1、鼠疫的主要傳染源有哪些
嚙齒動物為鼠疫的儲存宿主,是人類感染鼠疫的主要傳染源。家棲嚙齒動物主要為褐家鼠、黃胸鼠、黑家鼠。由于此種鼠類的家棲性和人類接觸的密切關系,通過鼠的寄生蚤,造成對人類的感染。野棲嚙齒類,主要有喜獨居、有冬眠習性的旱獺、黃鼠等,它們在鼠疫的延續流行,構成自然疫源地疾患和造成家、野鼠之間的交叉感染等方面都起著較為重要作用。它即是鼠疫疫源地的保菌者,又是傳播媒介的宿主。
鼠疫病人為重要的傳染源,特別是肺型鼠疫病人,大量咳血,通過飛沫傳播;敗血型、腺型及其他鼠疫病人,當其形成菌血症時,可以通過蚤吸血造成流行。
2、鼠疫通過什么傳播
經鼠蚤傳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嚙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是腺鼠疫的主要傳播方式。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通過呼吸、談話、咳嗽等,借飛沫形成“人→人”的方式傳播,并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經皮膚傳播,剝食患病嚙齒動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觸患者的膿血或痰,經皮膚傷口而感染。人吃了未徹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3、患上鼠疫的症狀
腺型2~8天;肺型數小時至2~3天;曾經預防接種者可延至9~12天。輕型有不規則低熱,全身症狀輕微,局部淋巴結腫痛,偶可化膿,無出血現象。腺型最多見,常發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戰、高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皮膚淤斑、出血。發病時即可見蚤叮咬處引流區淋巴結腫痛,發展迅速,第2~4天達高峰。肺鼠疫發展迅猛,急起高熱,全身中毒症狀明顯,發病數小時后出現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轉為大量鮮紅色血痰。
如何預防鼠疫
1、管理傳染源 加強國際檢疫,防止從國外傳入。發現疑似或確診患者即予分別隔離,并于6h內向衛生防疫機構報告,接觸者檢疫6天。肺鼠疫隔離至痰培養6次陰性,腺鼠疫隔離至淋巴結腫完全消散后再觀察7天。患者排泄物及用具應徹底消毒或焚毀。疫區封鎖至少9天,大力開展捕鼠、滅鼠、消滅其他疫源動物,控制鼠間鼠疫。
2、切斷傳播途徑 滅蚤必須徹底。
3、進入疫區的防疫人員應穿衣褲相連的衣帽、戴口罩、防護眼鏡、膠皮手套及長筒靴。接觸患者或病鼠后可用磺胺嘧啶或四環素每天2g分4次服或鏈霉素每天1g分2次肌注,療程均為6天。但有的作者曾對甘肅省保存的382株鼠疫桿菌進行了12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測定,認為鼠疫桿菌對磺胺類藥物均不敏感。
鼠疫患者怎么護理
1、嚴格的隔離消毒:患者應嚴格隔離于隔離病院或隔離病區,病區內必須做到無鼠無蚤。入院時對病人做好衛生處理(更衣、滅蚤及消毒)。病區、室內定期進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應用漂白粉或來蘇液徹底消毒。工作人員在護理和診治病人時應穿連衣褲的“五緊”防護服,戴棉花沙布口罩,穿第筒膠鞋,戴薄膠手套及防護眼鏡。
2、飲食與補液:急性期應給患者流質飲食,并供應充分液體,或予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3、護理:嚴格遵守隔離制度,做好護理工作,消除病人顧慮,達到安靜休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