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病的症状
松毛虫病的症状
1、松毛虫病的症状
1.1、接触松毛虫毒素后局部疼痛、刺痒,约半小时左右该处出现丘疹、斑丘疹或风团,数小时至数天可见结节红斑、水疱、皮下小结或皮下血肿,同时可伴有低热、乏力、头痛、周身不适、精神不振及食欲缺乏等全身不适症状。
1.2、中毒1~2周内累及关节,出现关节肿胀且质地硬,针刺或刀割样疼痛,压痛明显。功能障碍。常侵犯手足1~2个小关节,多于1周左右症状可自行缓解。
1.3、部分病例表现为游走或复发性关节炎。
1.4、罕见耳受犯,受罹者耳郭增厚、疼痛,甚或出现耳郭软骨骨膜炎。
1.5、经治疗恢复后,无关节畸形或其他关节后遗症。
1.6、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虫蚀样骨质破坏。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增快,血钙及碱性磷酸酶升高。
2、什么是松毛虫病
松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昆虫。又名毛虫、火毛虫,古称松蚕。食害松科、柏科。中国最早的记载见于1530年广东《龙川县志》:“明嘉靖九年,大旱时连年发生,毛黑,食松叶尽而立枯,作茧松枝上,冬末乃化尽。”至今,松毛虫仍是森林害虫中发生量大、为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从南到北,遍及全中国各省(自治区),常年发生面积达3000~5000万亩,每年因松毛虫灾害使木材生长量减少约500万立方米。松毛虫毒毛刺入人体还会引起松毛虫病。
3、如何防治松毛虫
3.1、航空防治和地面防治的选定:发生面积较大,防治作业区山高林密,地面人工防治难度大,有简易机场设备等条件的,可考虑航空防治。发生面积小,呈零星分布,便于人工防治作业的可选用地面防治。
3.2、施药方式选择:喷雾:多采高浓度、低喷量、细雾粒超低量或低量喷雾。地面防治喷雾应选择水源方便的地方。超低量喷雾要求气温30℃以下、相对湿度50%以上、风速每秒小于3米。喷粉:水源缺乏的地方可考虑使用,喷粉作业一般在早晚有露水时或小雨后效果较好。
松毛虫病的急救处理
1、可反复用胶布粘贴患处,以拔除毒毛。
2、局部可涂擦1%薄荷炉甘石洗剂。
3、抗过敏药物可控制症状,如口服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等;亦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但停药后常有反复,故需较长时间持续用药。
4、吲哚美辛、布洛芬、泼尼松、倍他米松等对控制关节炎类损害亦有效,但也需使用较长时间,不然易反复。
5、继发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防治,但对毒素引起的损害无效。
6、中医辨证论治,多以清热解毒为主。
松毛虫的分布与危害
马尾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又名毛辣虫、毛毛虫。分布于我国秦岭至淮河以南各省。主要为害马尾松,亦为害黑松、湿地松、火炬松。
马尾松毛虫 马尾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形态特征,马尾松毛虫-生活习性马尾松毛虫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江西、河南、安徽、陕西。主要危害马尾松,亦危害湿地松,火炬松。以幼虫子取食松树针叶,虫口密度大时,将针叶食尽,如同火烧,严重影响生长,甚至死亡,人接触松毛虫毒毛,会患“松毛虫病”,是中国南方的主要森林害虫。在我国最早于1720年有松毛虫发生危害。如澧县县志记载,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澧县五月早虫食松叶,至秋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