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蟲病是傳染病嗎
肺吸蟲病是傳染病嗎
1、肺吸蟲屬于傳染性寄生蟲病,主要是通過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或螬蛄等傳染。
2、肺吸蟲病(Paragonimiasis)是一種侵襲肺臟為主的多臟器損害的寄生蟲病,該病在我國南方某些地方較多見,在北方尤其是在遠離疫區、衛生條件較好的城市則很少見到。
3、本病為一自然疫源性(或人獸共患病),其自然終末宿主為貓,犬科多種動物,已知者有家貓、野貓、虎、豹、猞猁、獅、家犬、狼狐、豬、獾等,其他已報告者尚有豬、野豬、鼬、貂、水獺等,人亦是重要的終末宿主,但各地區感染度不一。
4、蟲卵隨終末宿主痰或糞便排出到水中或潮濕土壤內(卵在干燥時亦迅速死亡),其中胚細胞開始發育,在25~30~C約經3周形成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動迅速,在20~25℃時可生活24小時左右。當其找到合適的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時,則鉆入其體內,毛蚴侵入螺體后在淋巴間隙內的約經一個多月發成胞蚴,胞蚴長橢圓形,兩端較狹窄,其體內含胚細胞多個,大約一個月后,其內胚細胞逐漸形成為母雷蚴,母雷蚴由胞蚴體內破出,并向螺之肝部移動,成熟之母雷蚴體內含有早期子雷蚴十余個。子雷蚴離開母雷蚴并在螺肝內繼續發育,再經一個月左右逐漸成熟,其體內含有20余個尾蚴,成熟之尾蚴即由此逸出。尾蚴逸出螺體后在水中能生存1~2天。
5、衛氏并殖吸蟲的第二中間宿主為多種淡水蟹及螻蛄類,在我國已證實者有9屬,21種。
6、人被感染除去直接食入外,尚可因食具、手被活囊蚴所污染而食入。此外喝被囊蚴污染的河水或溪水亦可被感染。
7、根據試驗在蟹體內的囊蚴,加熱處理,攝氏55℃30分鐘才死亡,70℃時則需10余分鐘才死亡,如將其浸泡在10%鹽水中72小時后約有40~50%存活。浸泡在紹興酒(含酒精約12.2%)內72小時約有48~87%仍存活。
肺吸蟲病病因
1、肺吸蟲囊蚴當被吞食后,約30~60分鐘即在上段小腸內經膽汁等消化液的作用而脫囊,脫囊后尾蚴穿過腸壁到達腹腔,在腹腔內幼蟲先鉆入腹壁肌肉內,稍稍發育,約一周后再逸出到腹倥內。可暫時侵入肝臟或穿透橫膈到達胸腔,在胸腔內生活數日至十幾日后侵入肺實質,并在肺內定居發育,約經60~80天后即成熟排卵。
2、蟲體雖大多穿過橫膈進入胸腔,但亦可繼續在腹腔內竄行,侵犯肝臟、脾臟、腎臟形成囊腫。蟲體亦可直接沿神經根侵入脊椎管在脊髓旁形成囊腫,破壞或壓迫脊髓,造成截癱。竄向下腹可侵及膀胱或沿腹股溝管到陰囊,引起精索及陰囊內病變,有的蟲體可穿過腹壁肌至皮下組織,并到處游走成為游走性皮下結節。
肺吸蟲病表現
早期可有腹痛、腹泄、食欲不振、皮疹、發熱、胸悶、咳嗽等。因本蟲可以侵犯全身各處,依侵犯部位不同可以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潛伏期的長短與感染程度密切相關,最短可于食蟹后4小時發病,多數在15~30天。
急性并殖吸蟲病:初發症狀為腹痛、腹瀉、食欲減退,繼之出現畏寒、發熱,稍后出現咳嗽、胸痛、咳痰等症狀。胸部X線檢查可見到肺部病變、胸腔積液等。
慢性并殖吸蟲病:大多數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已進入慢性期。主要症狀是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狀,并伴有乏力、消瘦、盜汗等。
1、胸肺型這是衛氏并殖吸蟲病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胸膜炎症狀、胸痛、胸腔積液,咳嗽,咯果醬樣血痰。
2、中樞神經型(或腦脊髓型)常同時有胸肺型并殖吸蟲感染,症狀亦由于侵犯部位而異臨床表現亦多樣化。主要症狀為頭部間歇性脹痛,有的劇烈者可伴有惡心、嘔吐,是由于顱壓增高或腦膜受侵所引起。其次為癲癇樣發作(可呈現小發作或大發作類型)及癱瘓,可侵犯一個肢體也可為半身。有時表現為腦膜炎樣症狀,劇烈頭痛、嘔吐、頸強直,因腦部受損部位的不同,可出現偏盲、失明、各種類型盲症(精神盲、色盲、文字盲等)或失語症等。脊髓型者雖屬少見,可先出現知覺異常,如下肢麻木感、刺激感,繼而發生一側或雙側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小腦受損者較罕見。
3、皮下型多與其他型并存,約有3%~20%患者出現皮下結節,大小為1~3cm(直徑)多位于腹部至大腿間,亦可見于胸、背部或出現于四肢及顏面部。
4、肝臟型:多以乏力、發熱、肝臟腫大為主要表現,末梢血檢查可見血沉加快,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5、其他:心包型,多見于兒童,胸部X線檢查見心包積液。陰囊腫塊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