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蛔蟲病怎么辦

腸蛔蟲病怎么辦

1、腸蛔蟲病怎么辦

1.1、蛔蟲證。治法:驅蛔殺蟲,調理脾胃。方藥:使君子散加減。使君子、檳榔各12g,蕪荑、鶴虱、苦楝根皮、雷丸各10g,甘草3g。大便于者,加大黃、青皮。驅蟲后以異功散加減調理脾胃。

1.2、蛔厥證。治法:安蛔定痛,繼之驅蟲。方藥:烏梅丸加減。烏梅15g,黃連、黃柏各6g,川椒、干姜各5g,細辛、附子各3g。出現黃疸及舌苔黃膩者,去附子、干姜,加茵陳、大黃、檳榔。

1.3、蟲瘕證。治法:安蛔驅蟲,潤下通便。方藥:烏梅湯合小承氣湯加減。烏梅12g,枳實、厚樸各10g,黃連、川椒各6g,大黃、芒硝各5g,甘草3g。

1.4、驅蟲散:石榴皮10g,苦楝根皮10g,生貫眾12g,檳榔15g。共研細末。3歲小兒每次0.25g,5歲每次0.5g,日服2次,早晚飯前服。用于驅蛔蟲。

2、什么是蛔蟲病

蛔蟲病intestinal ascariasis是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傳染源是蛔蟲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蟲卵隨患者糞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適宜的溫濕度下,約經2周,發育為成熟蟲卵。成熟蟲卵經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殺死,少數進入小腸孵化發育為幼蟲。幼蟲鉆入腸粘膜,經淋巴管或微血管入門脈、肝臟、下腔靜脈而達肺;在肺內脫皮后形成1毫米左右的幼蟲。幼蟲穿過微血管經肺泡、支氣管、氣管上升至咽,然后再被吞入胃,此即構成蛔蚴移行症。蛔蚴到達小腸后發育為成蟲。自吞食蟲卵至成蟲成熟約需75天,在小腸內生存期約為1-2年。

3、怎么判斷孩子蛔蟲病

3.1、常喊肚子痛,尤以臍周部位為多,揉按后可緩解。

3.2、夜間睡眠易驚醒,磨牙和流口水。

3.3、面、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斑片,上面有細小灰白色鱗屑,即俗稱“蟲斑”。

3.4、無明顯原因的出現皮膚反復出現“風疙瘩”。

蛔蟲病的病因

傳染源是蛔蟲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蟲卵隨患者糞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

在適宜的溫濕度下,約經2周,發育為成熟蟲卵。成熟蟲卵經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殺死,少數進入小腸孵化發育為幼蟲。

蛔蟲病的症狀

1、幼蟲期致病:自二期幼蟲侵入人體腸壁開始,經肝、肺移行,發育至最后在小腸內寄生,均可引起組織損傷,其中以肺病變更為明顯。重度感染時,幼蟲也可侵入甲狀腺、脾、腦、腎等器官,引起異位損害。若通過胎盤,也可到胎兒體內寄生。

2、成蟲期致病:腸蛔蟲病絕大多數病例無任何症狀。有症狀者中兒童以腹痛為最常見,常從大便中排出蛔蟲或嘔吐出蛔蟲。兒童可引起神經症狀,如驚厥、夜驚、磨牙、異食癖等。蛔蟲病可發生多種并發症,可分別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性胰腺炎、闌尾炎或蛔蟲性肉芽腫等。膽道蛔蟲症的主要症狀是突發性右上腹絞痛,伴有惡心、嘔吐等;如診治不及時,可導致化膿性膽管炎、膽囊炎,甚至膽管壞死、穿孔等。腸梗阻也是常見的并發症,是由于大量成蟲扭結成團,堵塞腸管所致。

3、其它:傷寒或少數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感染蛔蟲后,蛔蟲可穿破病變處腸胃壁引起穿孔,產生彌漫性腹膜炎。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