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的症狀
秋季腹瀉的症狀
1、秋季腹瀉的症狀
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狀,如咳嗽、鼻塞、流涕,絕大多數患兒還會發熱,一般為低熱,很少高熱。
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早期嘔吐先于腹瀉,頻繁嘔吐,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嘔吐持續2-3天。
隨后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寶寶的大便次數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應考慮秋季腹瀉,大便稀薄,呈乳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偶爾帶少許粘液或膿血,無特殊腥臭味;腹瀉的時間可持續約3-5天或1周,少數可長達3周。
由于患兒頻繁腹瀉與嘔吐,進食又少,嚴重者可出現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如不及時治療,可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進而危及生命。
2、秋季腹瀉的鑒別診斷
并不是秋季的腹瀉都是輪狀病毒感染。經常診治秋季腹瀉,不要被經驗和習慣蒙蔽了眼睛。秋季腹瀉仍是需要與其他一些有腹症狀的疾病相鑒別的。
嬰糼兒急疹:多見于1歲以下的小兒,6個月以下的小兒更多見,皮疹出現前常有發熱,有些伴有腹瀉,但這種腹瀉經過治療易緩解。
胃腸型感冒:多見于挑食的小兒,這樣的小兒看上去就是有點消瘦,舌苔也常有地圖舌和花剝苔,以嘔吐症狀較常見,腹瀉較輕,常不被重視。
細菌性腸炎:尤其是侵襲性腸炎早期,在膿血便出現之前,可以僅有嘔吐或稀便,有些有輕度發熱,此時就診,極易誤診,常是治療后不久家長又來找你了:小孩又發熱了,拉膿血便了,有腹痛了。
3、秋季腹瀉的治療
按脫水程度補液。對于輕、中度腹瀉,一般采用口服補液法,可以用口服補液鹽(一般藥店有售),沖開水后少量頻服;對于重度腹瀉,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必要的對症處理。
保護腸黏膜。輪狀病毒會損傷腸黏膜,應該服用蒙脫石散,能促進腸黏膜的再生和修復,還可以吸附腸道內的病毒,迅速緩解腹瀉症狀。
補充益生菌。腹瀉會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可以服用益生菌制劑,能抵抗致病菌,發揮生物的屏障、營養及免疫調節作用,達到止瀉目的。
預防秋季腹瀉的小竅門
注重生活細節,預防腹瀉發生專家們提醒年輕的父母,預防秋季腹瀉的發生,要做好以下幾點:
1、鼓勵母乳喂養,尤以生后數月和生后第一個夏秋季節最為重要,應避免夏秋季斷奶;
2、人工喂養時要注意飲食衛生,每次喂食前用開水洗燙食具,最好每日煮沸一次;
3、母乳和人工喂養都應該按時添加輔食,切忌幾種輔食同時添加;
4、食欲不振或在發熱初期,應減少奶及其他食物,以水代替;
5、夏秋季節,避免過食或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注意居室通風;
6、患營養不良、佝僂病和腸道外感染時,應及時治療,防止腹瀉的發生;
7、感染性腹瀉(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傳染性很強,必須注意隔離。
治療秋季腹瀉的食療方
1、山藥扁豆粥
取鮮山藥30克去皮洗凈,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將粳米、扁豆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八成熟,再將山藥搗成泥狀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適量調味,每天2次溫食。具有消暑化濕,健脾止瀉之功效,適用于患兒濕熱并重型腹瀉。
2、絲瓜葉粥
取鮮絲瓜葉30克,粳米30克。先將絲瓜葉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再濾取煎汁煮粳米為粥,粥成加白糖適量調味,每天分2次食用。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濕之功效,適用于患兒感受外邪,熱重于濕型腹瀉。
3、茯苓前仁粥
取茯苓粉30克,車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將車前子布包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時后取出布包,再將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適量調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熱健脾,利濕止瀉之功效,適用于患兒濕重于熱型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