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是传染病吗
白喉是传染病吗
白喉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属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要注意隔离。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咽喉等部位的粘膜。临床以耳、鼻、咽、喉、气管、食管等部位黏膜肿胀,形成灰白色假膜,以及由细菌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本病多见于秋冬和春季,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学龄前儿童(2~5岁)发病率为高。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自解放后大力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后,目前已极少见。
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由于普遍接种白喉类毒素,发病率明显降低。
1、传染源 白喉病人或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流行期间典型病例仅占全部病人的2%~6%,不典型及轻症病例易于漏诊,因此有更多散播传染机会,传染期一般为1~2周,个别病人可持续带菌6个月或更久,持续的恢复期带菌者,鼻粘膜常有慢性炎症。
健康人群的带菌率一般为1%~2%,亦可高达10%~20%,流行季节及其前后带菌者明显增多,国外曾有报告皮肤白喉为白喉杆菌的宿主及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染,亦可通过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物品或尘埃传播。白喉杆菌可在牛奶内繁殖从而引起暴发流行。
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易感性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通过锡克皮肤试验(Shiektest)检查机体对白喉的免疫力,呈阳性反应者提示对白喉无免疫力。
4、季节大多数病例发生在秋、冬季节,主要与人们生活方式有关,天气寒冷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活动,相互接触密切,疾病易于散播,同时此季节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咽部黏膜的炎性改变有利于白喉杆菌的侵袭。
白喉的症状
根据假膜部位不同,白喉可分为四种类型。发生率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成人和年长儿童品质以咽白喉居多,其他类型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
1、咽白喉:病灶局限于扁桃体及咽部周围组织,为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白喉患者的80%,按假膜大小及病情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
轻型: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无数症状可自然消失。易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在白喉流行时应加注意。
干净普通型:起病缓慢,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咽痛,轻至中度发热,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但范围仍不超出扁桃体,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严重型:全身症状严重,高热面色苍白极度乏力,恶心、呕吐严重,脉搏增快,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局部假膜迅速扩大延及腭弓,上腭悬雍垂咽后壁及鼻咽部甚至口腔粘膜。假膜呈大片状厚,呈灰色,黄色,污秽灰色甚至出血而成黑色。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
极重型:起病急,假膜范围广泛,多为黑色扁桃体和咽部高度肿胀大堆影响呼吸和吞咽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出现淋巴结周围炎。颈部至锁骨上窝软组织明显水肿呈现所谓“公牛颈”,全身中毒服务症状严重。高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快细弱血压下降,可有实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奔马律等,亦可见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危重表现,预后险恶。
2、喉白喉:多为喉白喉向下扩散所致,少数为原发性。原发性着外毒素吸收少,中毒症状轻起病时呈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吸气性呼吸困难慢性进行性加重。可见鼻翼煽动,三凹征,口唇发绀,烦躁不安。
3、鼻白喉:单纯鼻白喉属原发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儿,病变范围小,毒素产量少,又不易吸收入血循环,因而一般无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鼻腔血性黏液分泌,腐蚀上唇鼻孔外周,致表皮剥脱。 继发性鼻白喉均是咽白喉扩散所致,因此有人称之为鼻咽白喉,伪膜范围广泛,毒素吸收量多,毒血症严重,预后欠佳。表现为鼻阻,经口呼吸,鼻分泌物稀薄而量多。
4、其他部位白喉:不多见,皮肤白喉多见于热带,眼结膜,耳,口腔,外阴,新生儿脐带、食管等处偶可发生。白喉均有局部炎症,假膜形成,但全身症状轻。
白喉的危害
轻型可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精神稍差、咽痛、头痛、恶心等表现,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重型时,伪膜的范围扩大,局部症状加重。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心音低钝,心功能不全,面色灰白,四肢发凉,肝增大,肺部出现啰音,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此外还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则明显增高。如处理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极重症时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精神萎靡,甚至神志不清。体温常在39-40℃,脉细、速、弱、不规则,甚至摸不到。心音低钝、无力、肝增大明显,血压下降。颈部及颌下淋巴结极度肿大,周围组织也肿胀,出现“公牛颈”。病情十分险恶,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