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的危害

链球菌的危害

1、长期以来,我国对B族链球菌的感染重视不够,再者,由于国内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全国范围内对围产期B族链球菌的筛检几乎空白。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管理进行严格监控,加之B族链球菌的危害比较严重,这使得B族链球菌的筛检受到重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已将B族链球菌的筛查作为孕前和孕期筛查的一个常规项目。

2、B族链球菌正常寄居于阴道和直肠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般正常健康人群感染B族链球菌并不致病。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孕妇和新生儿,感染后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有报道显示,在2745例产妇中,尿中发现感染有B族链球菌的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5%,B族链球菌感染已成为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B族链球菌感染还极易引起羊膜腔感染,B族链球菌呈阳性的孕妇中,有21%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和产后子宫内膜炎,感染诱发早产率最高达60%;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早产合并低出生体重儿、极低体重儿的可能性增加20%-60%。此外,它还是产褥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产褥感染发病率为1%~7.2%,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3、据国内外统计,约有10%~30%的孕妇感染B族链球菌,其中40%~70%在分娩过程中会传递给新生儿。如果新生儿带了这种菌,大约有1%~3%会出现早期侵入性感染,其中有5%会导致死亡。

链球菌的防治原则

链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则与葡萄球菌相同。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应对病人和带菌者及时治疗,以减少传染源。空气、器械、敷料等注意消毒。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尤其是儿童,须治疗彻底,防止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所有溶血性A链球菌对磺胺、青霉素及红霉素等都敏感。其他族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不同,临床应用最好作药物敏感试验。

链球菌的致病物质

A群链球菌有较强的侵袭力,可产生多种侵袭性酶和外毒素。

M蛋白是链球菌细胞壁中的蛋白质组份,具有抗吞噬和抗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纯化的M蛋白能使纤维蛋白原沉淀,凝集血小板,白细胞,溶解多形核细胞,并抑制毛细血管中的细胞的移动。M蛋白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型特异性抗体,并与变态反应疾病有关。

脂磷壁酸(LTA)与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有关,大多数LAT位于细胞膜和肽聚糖之间,通过肽聚糖孔伸展至细菌细胞表面,人类口腔粘膜和皮肤上皮细胞、血细胞等细胞膜上均有LAT的结合位点。

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es)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于在组织中扩散。又称为扩散因子。

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又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是一种激酶,能激活血液中的血浆蛋白酶原,成为血浆蛋白酶,即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耐热,100℃50分钟加热仍保持活性。链激酶抗体能中和该酶的活性。

链道酶(Streptodonase,SD)又名脱氧核糖核酸酶。主要由A、C、G族链球菌产生。此酶能分解粘稠脓液中具有高度粘性的DNA,使脓汁稀薄易于扩散。产生的相应抗体有中和该酶的活性。用链激酶、链道酶制剂进行皮肤试验作为测定机体细胞免疫的一种方法。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