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概述

1、定义

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专家指出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

2、别称

3、发病部位

全身、心理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所有人群

6、科室

神经内科

睡眠障碍的典型症状

1、睡眠障碍的典型症状

睡眠量的不正常

可包括两类: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如因各种脑病、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状态或昏睡,以及因脑病变所引起的发作性睡病,这种睡病表现为经常出现短时间(一般不到15分钟)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往往伴有摔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的失眠,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失眠可由外界环境因素(室内光线过强、周围过多噪音、值夜班、坐车船、刚到陌生的地方)、躯体因素(疼痛、瘙痒、剧烈咳嗽、睡前饮浓茶或咖啡、夜尿频繁或腹泻等)或心理因素(焦虑、恐惧、过度思念或兴奋)引起。一些疾病也常伴有失眠,如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症等。

睡眠中的发作性异常

指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梦游症、梦呓(说梦话)、夜惊(在睡眠中突然骚动、惊叫、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定向错乱或出现幻觉)、梦魇(做噩梦)、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这些发作性异常行为不是出现在整夜睡眠中,而多是发生在一定的睡眠时期。例如,梦游和夜惊,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而梦呓则多见于正相睡眠的中期,甚至是前期;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梦魇多在异相睡眠期出现。

2、睡眠障碍的分类

并不规范,各国诊断标准亦不统一。主要的分类又包括睡眠障碍和深眠状态两大类。

睡眠障碍的病因病机

睡眠根据脑电图、眼动图变化分为二个时期,即非快眼动期(HREM)和快眼动期(REM)。非快眼动期时,肌张力降低,无明显的眼球运动,脑电图显示慢而同步,此期被唤醒则感倦睡。快眼动期时肌张力明显降低,出现快速水平眼球运动,脑电图显示与觉醒时类似的状态,此期唤醒,意识清楚,无倦怠感,此期出现丰富多彩的梦。

研究发现脑干尾端与睡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被认为是睡眠中枢之所在。此部位各种刺激性病变引起过度睡眠,而破坏性病变引起睡眠减少。另外还发现睡眠时有中枢神经介质的参与,刺激5-羟色胺能神经元或注射5-羟色胺酸,可产生非快眼动期睡眠,而给5-羟色胺拮抗药,产生睡眠减少。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拮抗药,则快眼动期睡眠减少,而给去甲肾上腺素激动药,快眼动期睡眠增多。

睡眠障碍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并不是睡不好就可以诊断睡眠障碍的。如果感觉自己睡得不好,白天有嗜睡、精神不佳,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等情况,建议去神经科、心理科或者专门的睡眠门诊就诊。医生会进行睡眠监测,来观察睡觉的情况,并且结合症状来进行诊断。

睡眠障碍的并发症

睡眠障碍可以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状,失眠也可能导致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一系列改变,对机体其他系统的功能亦有影响。长期缺睡可以引致许多神经、精神及亚健康症状。如烦躁、抑郁、警觉和活动能力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消化功能障碍等;甚至会降低免疫机能,影响身体健康及工作效率,使生活质量下降。反之,躯体功能障碍可以是睡眠障碍的诱因,也可能是睡眠障碍的并发症。

睡眠障碍的防治方案

1、睡眠障碍的预防方法

睡眠障碍,常常由于长期的思想矛盾或精神负担过重、脑力劳动、劳逸结合长期处理不当、病后体弱等原因引起。患此病后首先要解除上述原因,重新调整工作和生活。正确认识本病的本质,起病是慢慢发生的,病程较长,常有反复,但预后是良好的。要解除自己“身患重病”的疑虑,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有助于睡眠障碍的恢复。

2、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

关于睡眠障碍的治疗,最主要是找到病因,缓解精神压力,规律自身的作息时间,参加一些室外运动,也可以适量的食用一些可以帮助睡眠的食物。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