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真菌镜检

皮肤真菌镜检的基本信息

1、定义

皮肤真菌镜检是通过直接镜检的方法,找到菌丝和孢子,以供初步诊断。而培养的方法,则根据菌落的特征和镜下形态,结构以确定菌种。

2、专科分类

皮肤

3、检查分类

病原微生物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非空腹

皮肤真菌镜检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阴性,即无致病菌生长。

2、临床意义

当真菌侵犯人体后,医生将按它们对人体的侵犯部位来划分,因此真菌可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浅部真菌主要会引起皮肤粘膜等浅表感染;深部真菌则可侵犯全身器官和组织,如严重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等致死性疾患。引起这些疾病的真菌有: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热带念珠菌等。

异常结果: 真菌检查方法常采用直接检查(包括不染色直接涂片镜检、负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荧光染色法)和真菌培养。

异常结果如下:

涂片找到真菌菌丝和孢子。

检出新型隐球菌,可见于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或肺部感染,也可侵犯皮肤、皮下组织、肌肉、淋巴结及肠道等处,由肺经血行播散时可侵犯所有脏器组织。不管发生哪类隐球菌感染,最后中枢神经系统终将受染。

检出真菌(包括深部真菌和浅部真菌)。

深部真菌指侵犯表皮以外的组织和器官的病原真菌、条件致病真菌,包括隐球菌属、念珠菌、申克孢子丝菌、暗色孢科真菌、曲霉菌、毛霉菌。

浅部真菌指寄生或腐生在表皮、毛发、甲板等部位的真菌所引起的浅部真菌病,称为癣,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

需要检查的人群: 有疑似真菌感染症状的患者。

皮肤真菌镜检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直接镜检:采取标本是检验能否取得正确结果的关键。根据临床表现选取相应的标本。

鳞屑、菌痂:用钝刀刮取病损边缘的鳞屑。

病甲:先清除甲表面游离的污物,取甲板下靠近甲床上部的甲屑。

脓汁、渗出物及各种分泌物:直接用棉拭子采取。

毛发:用镊子拔取失去光泽和绕有菌鞘的病发、断发。

脑脊液、腹水、尿液、应离心后取沉淀。

放线菌病:寻找硫磺样的颗粒。

用钝器划前臂屈侧皮肤,1~2分钟后在钝器划过处产生风团,则为皮肤划痕征阳性。如怀疑皮肤对某种变应原过敏,也可做特异性皮肤划痕试验。

做法是:选上臂外侧或背部皮肤,消毒皮肤后,用针尖在皮肤上划一0 5~1cm长的条痕,以不出血为度,将试验物滴于其上,轻擦之。同时用多种变应原作试验时,划痕间应有4~5 cm的距离 3、试验时必须有对照,通常在试验后20分钟观察结果,并将试验物擦去洗净 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的患者,经常在紧束的腰带、表带、袜带等处局部起风团瘙痒,由于搔抓而风团产生更多。

一般理论上认为皮肤划痕现象是由于IgE抗体的参与而发生,同时与皮肤肥大细胞存在某种功能异常有关。

2、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吃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

检查时要求:

详询有无外伤史及手术史,受伤时间、场所,受伤后的处理,发病时间、病情发展经过,有无破伤风预防接种史;对女性患者,应详询分娩或流产史;如为新生儿,应询问分娩史及脐带处理的情况。有少数病例无损伤史,亦未见明显的创口。

检查受伤部位、创口情况,创口周围肌肉有无痉挛及抽动,特别注意腹直肌是否强直。如创口有渗出物或脱落的组织块,应行细菌学检查(包括涂片及厌氧菌培养)和病理检查。

观察患者有无牙关紧闭、阵发性抽搐、痉笑、角弓反张,全身强直及阵发性痉挛,特别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喉头痉挛。待患者安静后,再检查有无肺部并发症,也可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皮肤真菌镜检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副球孢子菌病,鹅掌风,头癣,牛皮癣,甲真菌病,叠瓦癣,短暂性棘皮松解皮肤病,股癣

2、相关症状

眼睑瘙痒,阵发性瘙痒,湿痒生疮,颧红,遇热痒剧,红肿奇痒,真菌感染

皮肤真菌镜检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暂不明确。

2、不良反应

一般无并发症和危害。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