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

脱肛的概述

1、定义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儿童直肠脱垂多为黏膜脱垂,通常5岁前可自愈。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并不多见,如直肠反复脱出可导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并有引发直肠溃疡、出血、狭窄和坏死的危险,需手术治疗。

2、症状部位

直肠。

3、症状科室

普外科。

4、常见病因

发育不良,营养不良,年老体弱,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所致。

脱肛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直肠脱垂的确切病因并不完全明了,一些因素显示它与人体发育、不良习惯等有关。

引起直肠脱垂因素有:

1、解剖因素:小儿骶骨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

2、盆底组织软弱: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幼儿发育不全均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3、长期腹内压增加: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发病学说:目前认为直肠脱垂的发生有两种学说:

1、滑动性疝学说:认为直肠脱垂是直肠盆腔陷凹腹膜的滑动性疝,在腹腔内脏的压迫下,盆腔陷凹的腹膜皱襞逐渐下垂,将覆盖于腹膜部分的直肠前壁压于直肠壶腹内,最后经肛门脱出;

2、肠套叠学说:正常时直肠上端固定于骶骨岬附近,由于慢性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内压增加,使此固定点受伤,故易在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发生肠套叠。也有人认为以上两种学说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程度的不同,滑动性疝也是一种肠套叠,只是没有影响到整圈肠壁。而后者是全层环形套叠。

脱肛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脱肛的检查方法

1.1、窥镜检查

主要是用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当放入窥镜取出镜芯后,宜慢慢退镜观察,随着视野的外移,仔细查看肠壁的变化,注意皱襞及隆起的情况。如肠壁全层下移,环状折叠有时可充满全部视野。内脱垂者窥镜检查更为重要。

1.2、X线检查

X线检查对发现本病有较大帮助,尤其是排粪造影是直肠内脱垂的主要检查方法。在排粪造影过程中,力排时钡剂排出肛门外,同时肛门外出现圆柱或圆锥形黏膜皱襞及大小、长度不等的肿物,即可以诊断为直肠黏膜外脱垂。内脱垂的典型X线表现是直肠侧位片上呈漏斗状影像,部分患者有骶骨直肠分离现象。

1.3、肛管直肠测压

静息压下降,反映由脱垂肠管机械性扩张及其在远端直肠引起持续反射性内括约肌抑制所致的内括约肌功能障碍,其程度与肛门失禁有关。肛管最大收缩压下降,反映由脱垂肠管机械性扩张及阴部神经伸展损伤所致的外括约肌等盆底横纹肌功能障碍。

2、脱肛的诊断鉴别方法

直肠外脱垂诊断不难,病人蹲下做排粪动作,腹肌用力,脱垂即可出现部分脱垂可见圆形、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粘膜呈“放射状”皱襞、质软,排粪后自行缩回若为完全性,则脱出较长,脱出物呈宝塔样或球形表面可见环状的直肠粘膜皱襞。直肠指诊感到括约肌松弛无力。如脱垂内有小肠有时可听到肠鸣音。

直肠粘膜脱垂需与环状内痔相鉴别除病史不同外,环状内痔脱垂时,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粘膜直肠指诊,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粘膜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直肠内脱垂诊断较困难需行排粪造影协助诊断,但当病人诉述直肠壶腹部有阻塞及排粪不全感时应疑本病。

脱肛的危害

脱肛脱出时间稍长,没有及时复位,可造成嵌顿,粘膜由粉红色变为暗紫色,甚至糜烂坏死,肿胀疼痛,体温升高,排尿不畅,里急后重,肛门坠胀疼痛。

脱肛的防治方法

1、脱肛的预防方法

积极治疗慢性腹泻、便秘、咳嗽等疾病,防止腹压过度增高。发生脱肛后,应及时治疗,防止发展。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负重远行,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做提肛运动。

2、脱肛的治疗方法

直肠脱垂的治疗依年龄、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消除直肠脱垂的诱发因素;幼儿直肠脱垂以保守治疗为主;成人的黏膜脱垂多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成人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则以手术治疗为主。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