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掛什么科

丹毒掛什么科

1、丹毒掛什么科

就診科室:皮膚性病科;皮膚科。

2、丹毒的治療

全身治療:原則為除去誘發因素,積極治療原發病灶,全身症狀嚴重者應給予必要的支持療法。

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霉素,可靜脈或肌肉注射,體溫恢復正常后仍要堅持治療2周左右。磺胺類藥物或其他抗生素也可應用。

局部治療:原則為消炎。局部可選用各種抗生素軟膏、丹毒軟膏、20%魚石脂軟膏或純魚石脂貼敷。患部周圍可涂2%碘酊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諾)溶液濕敷。

對慢性復發性足癬及以下肢靜脈曲張為其病因者,氦氖激光、紫外線及淺層X線照射治療有效,鏈球菌抗毒素局部注射可預防復發。

3、丹毒的食療方

柳葉棗湯:

【配方】 嫩柳葉50g,大棗100g,白糖250g。

【制作】 將嫩柳葉洗凈,剁爛,裝入潔凈紗布袋內備用;再將大棗同柳葉包一同故人沙鍋內,加清水500ml,浸泡30分鐘,置武火上燒沸,改文火煮至棗爛時,再加人500m1清水煎煮。直至所余煎汁為500m1左右時,熄火待涼,棄渣,用細籮把煎汁慮凈,取汁加入白糖煮沸,待晾溫,裝入已消毒瓶內,密封待用。

【用法】 每次服25—50ml。

丹毒的中醫治療

辨證用藥及方劑:

風熱毒蘊證:治法:宜清熱解毒,涼血疏風。方劑:普濟消毒飲加犀角地黃湯:雙花15g、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牛蒡子10g、蚤休15g、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

濕熱感毒證:治法: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方劑:解毒清熱湯加除濕胃苓湯加減:野菊花15g、地丁15g、蒲公英15g、蚤休15g、大青葉15g、丹皮10g、赤芍10g、豬苓15g、六一散(布包)30g、黃柏10g、牛膝10g、萆薜10g。

外用藥物:初期紅腫熱痛時可用馬齒莧水劑煎液冷敷,敷后可用涼茶水調如意金黃散30g、化毒散1.5g、混勻粉劑外敷,或鮮白菜取汁混勻外敷;或鮮馬齒莧洗凈,搗如糊狀調敷。若出現水皰、血皰時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皰液,如水皰破潰可用甘草油調祛濕散30g,紅腫未破潰者可用化毒散膏、芙蓉膏等量調勻外敷。

丹毒的疾病診斷

本病須與接觸性皮炎,蜂窩組織炎,多形日光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病鑒別。

1、接觸性皮炎

有接觸史,局部紅腫,邊界不清楚,癢,皮疹有丘疹,水皰,大皰,糜爛,滲液,結痂等,白細胞計數不增多。

2、蜂窩組織炎

發病部位較深,是皮下組織發炎,患處有觸痛并略微紅腫,境界不明顯,炎症迅速擴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顯,有顯著的指壓性水腫,以后變軟,潰破化膿,排除膿汁及壞死組織。

3、多形日光疹

是發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發疹,其損害有紅斑,毛細血管擴張,水腫性紅斑,斑丘疹,丘皰疹及水皰或苔癬化等多形皮疹。

4、血管神經性水腫

為一種暫時性,局限性,無痛性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腫,多發生在組織疏松而易腫脹的部位,如眼瞼,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頭等處。

5、癬菌疹

發于小腿部的癬菌疹,常呈紅斑樣,水腫不明顯,足癬症狀減輕或治愈后症狀即隨之消失。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