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的症狀
疝氣的症狀
臨床常見的疝氣一般可分為兩大類,分別為水疝和小腸疝。
水疝:又名鞘膜積液,分為睪丸鞘膜積液和精索鞘膜積液。同時又分為交通性與非交通性兩種。
症狀:逐漸增大,按壓不會消失,無痛感。
小腸疝:分為直疝、斜疝、股疝、臍疝、白線疝、嵌頓疝、絞窄疝、切口疝等。
症狀:站立、活動、行走、咳嗽時突出小孩常在啼哭時包塊明顯脫出,仰臥后可自行消失,或加以按壓時可推回腹腔。嵌頓疝和絞窄疝則有疼痛感且很難推回腹腔。小腸疝氣若任其發展極易發生粘連和嵌頓,因此應及早接受治療。
疝氣的并發症
可能在提睪肌收縮過強,睪丸引帶發育不良,睪丸移動度過大引起。據統計,有精索扭轉的病人中約50%患隱睪症。隱睪在精神上也可造成創傷,陰囊內無睪丸可引起患者精神上的創傷,并有自卑感。隱睪發生惡變的機會多于正常位置的睪丸,大約是30~50倍。另外,單側隱睪病人的另一側睪丸腫瘤的發生率也高于正常人。
隱睪會引起不育症,也是最常見并發的症狀。要有正常生育的話,首先就是要確保精子發生的質量,而精子產生必備的條件之一是陰囊溫度差異。一般正常的溫度是低于體溫2℃~3℃左右。由于雙側隱睪使得睪丸不在陰囊內,其與體溫的溫度差異也隨之消失,而溫度的升高可使睪丸上皮萎縮,從而阻礙精子發生,產生不育。單側隱睪從嬰兒出生后第二年起,對對側正常位置的睪丸也有損害,故不及時治療,也可能影響生育。
造成睪丸創傷。位于腹股溝處的睪丸,因其位置表淺,且腹股溝后壁比陰囊堅硬而且無彈性,缺乏緩沖性,故易受創傷。
疝氣的飲食注意事項
1、疝氣吃什么好
用荔枝核30克,先煎后取其汁,摻入粳米50克同煮成粥,經常食之,有理氣止痛功效。
用胡蘆巴(酒浸,曬)四兩、蕎麥面(炒)四兩、小茴香籽一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酒或鹽湯送下。服至兩月后,大便出血膿,表示病根已經除去。治疝瘕。
小茴香9克和無花果2個,煎熬成湯,每日服兩次,有溫中散寒功效。
用禾花雀(靈巧鳥)一只,去毛,配以黃皮核、桔核、小茴香籽、玉桂參、陳皮等藥材燉湯。(但切記燥熱者不宜,相反,極度虛寒,如有夜遺尿者特別合用)。
用茴香15克,先煎后取其汁,加入粳米100克,煮成稀粥。每天分兩次食之。有行氣止痛功效。適用小腸疝氣。
活鯽魚60~90克2尾,伴小茴10克。或蒸或煎湯均可,不放鹽,每日1次,連服5~6次。
用狼毒四兩、防風二兩、附子三兩,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日夜連服三次。治陰疝(睪丸縮入腹中,急痛)。
母丁香適量。研為極細末,裝瓶密封。取適量藥末填滿臍窩,敷固定,2天換藥一次。一般4~6次見效。敷藥同時,要積消除容易引起腹壓增高的致病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難等。注意休息,減少活動量。
黃芪15克,升麻3克,大棗15克。水煎服。
人參4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桂圓肉10克,升麻3克,炙甘草2克。水煎服。
大小茴香各3克,荔枝核5個,桔核10克。共研末,每用紅糖開水調服6克,每日2次。上藥分2份,分貼于肚臍部及兩足心,上蓋棉花,以膠布固定,每半月換貼1次。
2、疝氣不能吃什么
疝氣病人是不宜吃生冷的食物。比如生冷的瓜果、涼飯的涼菜,還有性質寒涼的苦瓜、荸薺、梨等。因為生冷的食物是易引起腹瀉、咳嗽等病症,會使疝氣加重。
也不宜吃油膩食物,如肥肉、油煎、油炸食品等。這類食物不易消化,可造成消化不良,大便泄瀉,加重病情。
嵌頓、絞窄疝造成腸梗阻時,需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