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僂病的早期症狀
佝僂病的早期症狀
1、佝僂病的早期症狀之頭部
顱骨軟化:為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多見于3~6月嬰兒。
頭顱畸形:“方顱”、“鞍狀頭”或“十字頭”。
前囟大:閉合遲,可遲至2-3歲才閉合。
牙齒生長晚:患者的牙齒生長會相對比較晚,有可能會延遲到1周歲的時候才會長出牙齒,也可能到3歲的時候才能長齊所有的牙齒。嚴重的患者牙齒排列會不爭氣以及釉質發育不良。
2、佝僂病的早期症狀之胸部
肋骨患珠。
胸廓畸形:雞胸,漏斗胸。
3、佝僂病的早期症狀之四肢及脊柱
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僂病“手鐲”與“足鐲”。
下肢畸形“o”形腿(膝內翻),或“x”形腿(膝外翻)。
脊柱彎曲:非常有可能會出現脊柱側彎或后凸畸形,而且病情嚴重的患者還可能會出現骨盆畸形,即髖外翻。而且病情嚴重的女性患兒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導致難產。
抬頭、坐、站、行走都較晚,關節松弛而有過伸現象,大腦皮層功能異常,條件反射形成緩慢,語言發育落后,貧血。
4、佝僂病的治療方法
4.1、一般治療
堅持母乳喂養,及時添加含維生素D較多的食品(肝、蛋黃等),多到戶外活動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機會。激期階段勿使患兒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
4.2、補充維生素D
初期每天口服維生素D,持續1個月后,改為預防量。激期口服,連服1個月后改為預防量。若不能堅持口服或患有腹瀉病者,可肌注維生素D,大劑量突擊療法,1個月后改預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鈣劑4~5天,以免發生醫源性低鈣驚厥。
4.3、補充鈣劑
維生素D治療期間應同時服用鈣劑。
4.4、矯形療法
采取主動和被動運動,矯正骨骼畸形。輕度骨骼畸形在治療后或在生長過程中自行矯正,應加強體格鍛煉,可作些主動或被動運動的方法矯正,例如俯臥撐或擴胸動作使胸部擴張,糾正輕度雞胸及肋外翻。嚴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術矯正,4歲后可考慮手術矯形。
佝僂病是什么引起的
1、先天缺陷:遺傳性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患者缺乏活化維生素D的酶及結合維生素D的受體,致使體內缺乏維生素D或不能應用維生素D。X-連鎖性低磷血症性佝僂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低磷血症性佝僂病、X-連鎖隱性遺傳性低磷血症性佝僂病、遺傳性低磷酸酶症等遺傳性疾病均因腎曲管清除磷的作用增加造成體內磷的流失進而導致佝僂病。
2、食物中鈣、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當:人乳中鈣、磷的比例適當,為2:1,容易吸收。而牛奶中的鈣、磷含量雖然較高,但因磷含量過高,反不易吸收。因而,牛奶喂養的小兒中佝僂病的發病率較高。
3、生長發育過快:小兒生長發育過快時,維生素D的需要量大,如供給不足就易發生佝僂病。此外,早產兒原本體內鈣、磷儲備不足,加上出生后生長發育較快,極易發生佝僂病。
4、慢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腹瀉及肝、腎疾病,往往影響鈣、磷吸收,易導致佝僂病。
兒童佝僂病的預防措施
1、注意母親的孕期保健
母親在孕期里,需要加強營養,平時多補充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D的食物,如雞蛋、瘦肉及動物肝臟等,同時也要注意適當曬太陽,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制劑。
2、母奶喂養
母乳不僅含有抗體,能提高寶寶身體免疫力,同時,母乳中所含的鈣、磷比例適當,使奶中的維生素D及鈣均易于被寶寶吸收,減少寶寶患佝僂病的可能性。
3、補充維生素D
小兒每天的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為400-600單位每天如能保證供給這一劑量,多可預防佝僂病的發生。混合喂養的孩子宜在生后2周開始添加維生素D,家長應仔細計算每天經配方奶或強化奶粉攝入維生素D的劑量后,予以補充;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須補充的劑量。此外,對營養不良、體質較弱及生長發育過快的孩子應注意補充維生素D以防發生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