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HIV-1耐藥性趨勢:未接受過ART治療的人群,耐藥性迅速上升

自2012年以來,中國未接受過治療人群的HIV耐藥性迅速上升,在中部地區最高,達到10%。

來自中國的系統評分和薈萃分析發現,在以前從未接受過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的人已經對一線ART產生抗藥性的情形下,發現了傳播耐藥性(TDR),占總病例的3%,區域差異很大。

圖:中國三個主流地區的HIV-1耐藥率

分析還發現,自2012年以來,這種類型的耐藥在中國一直加速發展,這主流歸因于對一類稱為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的的耐藥性。

傳播性耐藥

指原發性耐藥當中通過暴露后預防藥物阻斷沒有成功但在阻斷后沒有及時繼續進行抗病毒治療從而致使的耐藥情形。TDR也是治療前耐藥的一個分支類型。

該評論發表在《柳葉刀》的《電子臨床醫學》上,分析了170項研究,以評估2001年至2017年間HIV耐藥性的水平,趨勢和地理分布,以及引發該耐藥性的最常見的基因突然變化。

論文標題為“Trend of HIV-1 drug resistance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data accumulated over 17 years (2001–2017)”。

該分析中的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研究,涉及21,450名以前未接受過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也稱為未接受過抗病毒治療),30,475名以前接受過抗病毒治療的人正在接受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以來,在中部地區,與NNRTI相關的傳播耐藥性已超過10%,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采取緊急行動的門檻。

在大約45%的病例中發現了獲得性耐藥,即在以前接受過治療的人中發生了耐藥。

獲得性耐藥

是指在啟動抗病毒治療之后,由于藥物依從性差等自身前因而致使的耐藥。

他們發現的基因突然變化與中國最常見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有關-包括用于公用資助(因此免費)的一線和二線治療方案的五種藥物。這表明當前應修改包含這些藥物的治療方案。

在未接受過治療的人和有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史的人群中,中部地區都是耐藥性最嚴重的地區。該地區在2003年率先實施了免費抗病毒治療計劃,并且抗病毒治療的覆蓋率高于華北和華南地區,這多是該地區耐藥性較高的根本前因。

總體而言,發現NNRTI耐藥性比對其余類型的抗逆轉錄病毒藥(即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NRTI)和蛋白酶抑制劑(PI))的耐藥性更為普遍。

這項分析檢查了哪些基因突然變化是致使耐藥性的主流因素,發現在未進行過抗病毒治療的初治患者和接受過ART治療的具有耐藥性的患者中,一個NRTI相關的突然變化和三個NNRTI相關的突然變化是常見的。這些突然變化賦予了對拉米夫定(3TC),依非韋倫(EFV)和奈韋拉平(NVP)藥物的高水平耐藥性,表明這些藥物不應再包含在一線和二線方案中。

還發現突然變化的特征在不同地區之間也有所不同,華中地區的突然變化概況與其余地區和全國總體情形截然不同。例如,在華北和華南最常見的兩個突然變化在華中地區很少見。

該分析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可用于為中國特定地區的新一線和二線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提供信息。

它還建議在該國實施一系列策略,包括增加病毒載量測試,擴充治療前咨詢和增加依從性支持。

隨著中國繼續擴充抗逆轉錄病毒療法,這些措施將尤其重要。

-END-

中國HIV-1耐藥性趨勢:未接受過ART治療的人群,耐藥性迅速上升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