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盲
青盲的概述
1、定義
青盲病,中醫病名。是指眼外觀正常,唯視力逐漸下降,或視野縮小,甚至失明的內障疾病。多由視瞻昏渺、暴盲等病,失治轉變而來。由肝腎氣虛,精血衰弱,肝氣郁結,玄府郁遏,臟腑精華不能上承于目,或氣血兩虧,目失滋養所致。西醫學之視神經萎縮與本病相似。其它眼底病變之晚期,近乎失明階段亦屬本病之范疇。
2、症狀部位
瞳神。
3、症狀科室
眼科。
4、常見病因
相當于西醫的眼底退行病變,或繼發于多種眼病的視神經萎縮、黃斑變性,腦部腫瘤也可引起此病。
青盲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頭眼部外傷,或腫瘤壓迫,致脈道瘀阻,玄府閉塞;情志抑郁, 肝氣不舒,玄府郁閉;心榮虧損,目竅失養,神光衰竭;肝腎兩虧或稟賦不足,精血虛少,不得榮目,致目竅萎閉;脾腎陽虛,精微不化,目失溫養,神光漸失,而致青盲。
1、肝腎兩虧,或稟賦不足,脾腎陽虛,精虛血少,不得榮目,目竅萎閉,郁遏不暢,神光遂沒。
2、情志抑郁,肝氣不舒,經絡郁滯,目竅郁閉。神光不得發越。
3、頭眼外傷,目系受損,或腦部腫瘤壓迫目系,致脈絡瘀阻,目竅閉塞而神光泯滅。
青盲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青盲的檢查方法
青盲是指眼外觀正常,視盤色淡,而視力逐漸下降至盲無所見的內障眼病。確診青盲需要做以下檢查:
1.1、眼底檢查
①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可見視盤色蒼白。邊界清楚。生理凹陷稍大稍深,血管正常或變細,篩板明顯可見,黃斑部正常;②繼發于視盤或視網膜炎症的視神經萎縮可見視盤色蒼白,邊界不清,篩板不顯,視網膜動脈變細,靜脈充盈或變細,血管可伴有鞘膜,其視力極差;③繼發于視網膜變性之視神經萎縮可見視盤色青灰、淡白或蠟黃,邊界稍模糊,血管變細,視網膜色素沉著或散在萎縮病灶。
1.2、視覺誘發電位檢查
P波峰時延長或振幅嚴重下降。
1.3、頭顱CT檢查
排除或確診有無顱內占位性病變壓迫視神經等。
2、青盲的診斷鑒別方法
眼外觀正常,視力逐漸下降,終至失明。視乳頭色澤變淡或蠟黃,或蒼白,血管變細。視野有異常改變。視覺電生理檢查或頭顱CT掃描有助診斷。
青盲的危害
青盲初起視物不清,似有薄紗遮擋,以后日漸加重,猶如隔霧視物,終至失明。但黑睛與瞳神的形態、氣色皆如常人。眼底檢查,可見到視神經乳頭色澤變淡,甚至蒼白,血管正常或變細,視乳頭邊界清晰或模糊,或見視網膜黃斑區色澤紊亂,或有滲出。
青盲的防治方法
1、青盲的預防方法
本病預后不佳,古人認為難治。部分病例經長時間的中藥和針灸治療,可控制病情發展,恢復滿意視力,但蒼白的視盤不易改變。顱內占位性病變者,經手術治療顱內病變后。有時可以恢復理想視功能。因此,應慎用對視神經有毒害作用的藥物,如乙胺丁醇、奎寧等,避免情緒緊張或抑郁,慎起居,戒煙酒,不過勞,可延緩致盲。
2、青盲的治療方法
2.1、青盲雀目
青盲是外觀正常,但不見物,雀目即夜盲。用決明一程式、地膚子五兩,共研為末,加米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湯送下。
2.2、病后青盲
病不久者。用淫羊藿一兩、淡豆鼓一百粒,水一碗半煎成一碗,一次服完。
2.3、青盲雀目
用蒼術四兩,淘米水浸一夜,切片焙干,研細,每服三錢。另將藥末包在豬肝中,扎好,和粟米同煮熟,用以熏眼。臨眼前,食肝飲汁。
又方
用蒼術二兩,淘米水浸過,焙干,搗碎為末,每服一錢。另以羊肝一斤,切破,放入藥末,扎好,以淘米水煮熟,冷定吃下。
2.4、再方
用石決明一兩(燒存性)、加蒼術三兩(去皮),共研為末。每取三錢,放入切開的豬肝中,扎定,加水煎熟,乘熱熏目,待轉溫后,食肝飲汁。
2.5、再方
有蛤昨粉炒黃,研為末,加油蠟化和做成丸子,如皂角子大,放入豬腰子中,扎定,蒸吃。一天吃一次。
2.6、青盲內障
用白羊肝一具、黃連一兩、熟地黃二兩,同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飯后稍久,茶送服七十丸。一天服三次。
2.7、治青盲眼
用真珠末一兩、白蜜二合、鯉魚膽二枚,和勻,煎過,濾取汁,頻頻點眼。
2.8、青盲的治療便方
取青桑葉焙干研細,煎汁乘熱洗目,堅持必效。有患此病二十年者,照此洗浴,雙目復明。又方:用桑灰煎湯洗眼,堅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