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藥不能吃什么

吃中藥不能吃什么

1、吃中藥不能吃什么

吃中藥期間,不能食用腥膻的食物,如魚、蝦、蟹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異性蛋白,會發散藥效,還容易引起過敏等副作用。吃中藥期間,也不能喝濃茶,因為濃茶中含有較多的鞣酸,會降低中藥的療效。如果患者平時有喝茶的習慣,建議吃完中藥之后2到3個小時再喝茶。也不能吃生冷、油膩、辛辣的東西,這是因為生冷的東西會影響腸胃對藥效的吸收,而且不利于養胃養脾;油膩的東西容易引起滑腸滯氣,不利于藥性的吸收;辛辣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到腸胃。需要注意的是,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只是很麻很辣的食物,還包括蔥、姜、蒜、胡椒等熱性作料。吃中藥期間也不能喝酒,酒精會刺激皮膚刺激大腦,并且酒精的麻痹作用會延誤病情,不利于病情的痊愈,酒精與中藥互相也會起一些反應,這些反應很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引發更嚴重的疾病。

2、中藥什么時候喝好

中藥不像西藥,西藥一般是一天三次,而中藥一般是一天兩次,是把一劑中藥熬2次的藥液混合,而這兩次中藥汁最好的時間是上午九點,以及下午三點這兩個時間,因為這時喝中藥可以更好的吸收藥物;如果這兩個時間段沒有時間,那么也可以直接在早晨和晚上服用。

不過對于不同藥性的中藥,服用的時間也不同,比如治療虛症和腸胃病,則建議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服用中藥,而對于有心肺疾病、促進消化,以及腸胃有刺激的中藥,則建議在飯后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服用中藥,這樣可以避免中藥對腸胃的刺激,減少藥物對腸胃的刺激;而對于那些補益藥、瀉下通便、驅蟲藥的中藥則最好是飯前空腹服用,而對于那些安神助眠的中藥則需要選擇晚上睡覺前。

3、怎么喝中藥不苦

快速咽下,減少藥液與味蕾接觸時間。味蕾是味覺感受器,感受苦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部與舌根部。可以先深吸一口氣,然后屏住呼吸盡快將藥液吞服,服用完后及時喝些溫開水,既可清楚口腔殘留湯藥,減少苦味殘留,又有助于腸胃對藥物更好吸收。當湯藥溫度與舌周圍溫度相近時,味覺神經處于最佳工作狀態,其感覺最靈敏。也就是說,此時喝湯藥味道最苦。而當湯藥溫度大于38℃或小于35℃時,則味覺神經感覺不太靈敏,這時苦味就會減弱。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1、容器的選擇

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鍋為最好,其次為不銹鋼鍋、搪瓷鍋以及耐高溫的玻璃器皿,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一定忌用鐵鍋、銅鍋和鋁鍋,因為這些元素可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2、預處理

第一步:“看”。煎煮中藥前首先要查看中藥的質量,如發現有蟲蛀、霉變等問題時應及時進行處理;其次是查看有無需特殊處理的中藥,如有應另置并按特殊方法處理。

第二步:“泡”。將藥店拿回的中藥飲片加適量水浸泡20~30min,輕質的中藥、氣溫較高時浸泡時間宜短,重質中藥、氣溫較低時浸泡時間宜長,目的是為了使中藥濕潤變軟,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3、煎煮

加水量:經驗加水量是超過藥物表面3~5cm;理論計算是按每1g中藥加水10mL計算,將總水量的70%用于頭煎,剩下的30%用于第二煎。

煎煮用火:一般應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則,也就是說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騰,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煎煮時間:煎煮時間從沸騰后計算,一般解表藥頭煎10~15min,二煎10min;滋補藥頭煎30~40min,二煎25~30min。控制煎煮時間是因為長時間高溫煎煮,會使植物細胞遭到破壞,使藥液中不溶性的無效成分增加。而且長時間煎煮還有將藥煎焦煳底的危險。

煎煮次數:一般情況下熬兩到三次就可以了,這樣就能夠熬出中藥所含成分的80%~90%的中藥成分。熬好之后將中藥水過濾出來,同時,將每次煎液混合后分次喝。

中藥能隔夜喝嗎

一般來說,中藥最好是當天煎熬當天喝完最好,喝不完的藥如果是要隔夜的話,只要保存得當,也是可以服用的。有說法成隔夜藥不能喝,那是在沒有冰箱等制冷設備的情況下而言的;喝剩下的湯藥如果在常溫下放置近12個小時,不但會失去藥效,而且藥液會出現餿味,變質,這樣的藥當然不能服用了。

如果是自己煎熬的中藥,可以將其倒入帶蓋子的玻璃杯或者瓷杯中,放置在冰箱里,第二天取出來加熱到沸騰后待溫涼時飲用;如果沒有冰箱,可以將杯子放置在陰涼的地方;醫院,藥店代煎的中藥湯劑雖然是無菌包裝,但也要存放在冰箱中,這些中藥保存的時間相對要長一點,但是也不宜超過兩周,如果發現有脹袋現象,說明溫度過高,藥液已經有變質現象,最好不要再喝了。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