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風后遺症有哪些
小中風后遺症有哪些
1、小中風后遺症有哪些呢
中風后遺症主要有偏癱(半身不遂)、半側肢體障礙、肢體麻木、偏盲、失語。或者交叉性癱瘓、交 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顫、構語困難、語言障礙、記憶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難、嗆食嗆水、共濟失調、頭暈頭痛等。
2、小中風后遺症產生的原因
2.1、高血壓
高血壓是目前公認的引起腦中風后遺症的首要危險因素。且血壓的高低和高血壓持續的時間與中風的發生率成正比關系。如果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將大大增加中風的發生機會,即使無明顯症狀的高血壓病患者亦是如此。
2.2、吸煙與飲酒
人們通常了解的吸煙的危害是肺癌,其實吸煙對腦中風的致病作用也不可忽視。煙草中的成分尼古丁可導致高血壓、血液黏度增加,并使動脈硬化程度加重。長期大量飲酒是有害的。
2.3、心臟病
心臟病是腦中風后遺症的常見危險因素,如冠心病、心房纖顫、心功能不全等都是中風的危險因素。據統計,冠心病患者的缺血性中風發生率高于無冠心病病人的近5倍。
2.4、高脂血症
由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會大量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大量減少。這些改變將促進膽固醇的沉積,形成動脈硬化,并增加血液黏度。故降低血脂是中風防治的重要一環。
3、小中風后遺症如何治療
3.1、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以“醒腦開竅為主,疏通經絡為輔”為基本原則,采用針灸與康復相結合,綜合運用醒腦開竅針刺、靳三針、電針、頭針、耳針、穴位注射療法、刺血療法、火針療法,藥物外敷、熏蒸、蠟療能明顯抑制腦損傷、改善中風患者血液狀態,增加腦組織血流量;使神經功能得以恢復,減少后遺症狀,取得滿意療效。
3.2、康復訓練
早期功能訓練患側做被動訓練,健側做主動訓練,盡快提高肌張力和平衡肌張力,改善功能活動能力。中期肌張力增高,采用拮肌活動,促進更多分離動作的出現。恢復期加強對運動技能的控制,改進反復活動,提高動作的速度。
3.3、蠟療
屬于物理治療中熱療的一種,對中風患者關節活動不利,肌張力高,肌肉萎縮,神經病變有較好的療效。蠟療在中國醫學中已行之有年。
小中風后遺症有什么危害
與阻塞的血管大小有關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腦缺血范圍小,側支循環易形成,恢復較快,預后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腦缺血范圍大,腦組織受損嚴重,臨床症狀恢復慢,預后較差。
與發病速度有關緩慢逐漸發病者,較易形成側支循環,腦缺血可逐漸代償,預后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側支循環,預后較差。
與梗塞的次數和數量有關首次發作,預后較好。
與栓子的性質有關如栓子疏松,在隨血液運行過程中,自身破碎,流到血流的遠端,阻塞小血管者,預后較好。而脂肪栓子、空氣栓子、細菌栓子,比心源性栓子預后嚴重。但心源性栓子引起腦膿腫者,預后較差。
與局灶定位症狀輕重有關發病后偏癱失語等定位症狀較輕,預后較好。反之,偏癱失語程度較重者,預后較差。
與昏迷程度有關昏迷程度嚴重,持續時間越長,預后越差。起病時無昏迷,以后進入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漸加重者,預后較差。病人神志始終處于清醒狀態,預后較好。
與有無合并症有關如合并壓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糖尿病,冠心病,心律不齊,心力衰竭等,預后較差,無合并症者,預后較好。
與患者年齡有關年齡大,體質差,預后較差。年齡小,體質好,預后好。
如何預防小中風后遺症
1、妥善照顧
如冬天保暖、預防便秘、接受診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者應接受治療與控制,以防腦中風的發生)。
2、生活正常
均衡飲食:少鹽、少糖、少油、定時定量、多吃蔬菜及補充水分、少吃動物性油脂與動物內臟;情緒穩定;減少飲酒,拒絕吸煙;規律運動: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管阻塞機會。
3、注意前兆
腦中風的前兆,例如:突如其來的肢體虛弱或麻木、語言或運用文字有困難、劇烈頭痛、失去平衡、眩暈或視力出現問題。當發覺這些異狀時,必須立即就診。
腦中風急救的黃金時間--決戰3小時突發中風的病患,一定要珍惜寶貴的三小時,及時送醫接受治療,才能使傷害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