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狀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狀

1、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狀

1.1、全身表現:患者常感身體乏力,容易疲勞,可伴輕度發熱等。失眠、多夢等可能與此有關。

1.2、消化道表現:肝炎時,肝功異常,膽汁分泌減少,常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

1.3、黃疸:病情較重時,肝功能受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分泌、排泄等障礙,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膽紅素從尿液排出,尿液顏色變黃,是黃疸最早的表現。血液中膽紅素濃度繼續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膚黃染。由于膽汁酸的排出障礙,血液中膽汁酸濃度增高,過多的膽汁酸沉積于皮膚,刺激末梢神經,可引起皮膚瘙癢。

1.4、肝區疼痛:慢性乙肝一般沒有劇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壓痛或叩擊痛。如果肝區疼痛劇烈,還要注意膽道疾病、肝癌、胃腸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誤診。

2、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檢查

2.1、肝功能檢查:包括膽紅素、麝香草酚濁度試驗、AST、ALT、A/G、凝血酶原時間、血清蛋白電泳等。

2.2、特異血清病原學檢查: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有條件可檢測HBV-DNA,DNA-p,Pre-S1、Pre-S2等。采用原位雜交技術檢測肝內HBV-DNA。

2.3、肝臟活檢(肝穿刺檢查)。

2.4、血糖、尿糖、尿常規等。

3、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

3.1、乙肝病因最主要的是乙肝母嬰傳播,我國現症乙肝患者百分之七十的患者都是因為乙肝母嬰傳播而來,所以對于乙肝母嬰傳播一定要重視。就要做好乙肝母嬰阻斷工作。

3.2、隨著乙肝母嬰阻斷的越來越成功,乙肝性傳播已經逐漸成為了乙肝病因的主要方式,由于現在人們不潔性生活越來越多,性生活方式變化,從而造成更多的患者是通過性來傳播的。

3.3、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傳播,主要為補牙、修面、修腳,醫療器械如針具、口腔器材、內鏡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徹底或處理不當,可引起傳播。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飲食

1、足量的蛋白質供給可以維持氮平衡,改善肝臟功能,有利于肝細胞損傷的修復與再生。

2、供給適量的碳水化物:碳水化物應提供總熱量的50-70%,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不僅能保證慢性肝炎病人總熱量的供給,而且能減少身體組織蛋白質的分解、促進肝臟對氨基酸的利用、增加肝糖原儲備、增強肝細胞的解毒能力。

3、適當限制脂肪飲食:脂肪是三大營養要素之一,其所提供的不飽和脂肪酸是身體的必需營養素,其他食物無法代替,所以不必過分地限制。另外,攝入適量的脂肪有利于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E、K等)等的吸收。由于慢性肝炎病人的食欲下降,經常合并膽囊疾病,脂肪性食物常常攝入不足,慢性肝炎病人需要進食適當量的脂肪食物,但過度限制脂肪是不合適的。

全日脂肪供給量一般在40-60g,或占全日總能量的25%左右為宜。對伴有脂肪肝、高脂血症者、膽囊炎急性發作期的慢性肝炎病人則應限制脂肪。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預防

1、管理傳染源:對于乙型肝炎病人可不定隔離日期,對于住院病例,只要肝功穩定就可以出院,對恢復期HBsAg攜帶者應定期隨訪,對直接接觸入口食品的人員及保育人員,應每年定期作健康體檢,急性期患者痊愈后半年內持續正常,HBsAg轉陰者,可恢復原工作,慢性患者應調離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疑似病例未確診前,應暫停原工作,按國家規定要求,嚴格篩選獻血員。

2、切斷傳播途徑:加強衛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醫源性傳播,確保一人一針一管一消毒,提倡一次性注射器,對帶血污染物品徹底消毒處理,加強血液制品管理。

3、易感人群保護:乙肝疫苗高效安全,可按0,1,6月程序,三角肌肌注,血源疫苗每次10~30μg,重組疫苗5~10μg,產生的抗-HBs效價與保護作用呈正相關關系。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