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是傳染病嗎
痢疾是傳染病嗎
1、痢疾是腸道傳染病。屬于乙類傳染病。指導意見:建議適當隔離痢疾病人,并及時的處理病人的排泄物。
2、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發病率高。各年齡段人群皆可染病,小兒發病率較成人高,尤以1-4歲小兒發病率最高。
3、在環境衛生狀況差,衛生習慣不良的情況下易于流行。我國菌痢的發病率也很高。
4、細菌性痢疾于早期治療效果較好;發病后3-4天就診,療效較差。如果治療不徹底或不適當,容易轉為慢性痢疾、較難根治。中毒型痢疾病情嚴重,死亡率高。
5、痢疾桿菌屬于志賀氏菌屬,革蘭染色陰性。按菌體抗原不同分為志賀氏菌、福氏菌、鮑氏菌、宋內氏菌4個群。此菌屬在外界環境中生存能力強,其中宋內氏菌最強,志賀氏菌最弱。
6、在日光下半小時、60℃時10分鐘、100℃時即刻,均可將其殺滅。一般消毒劑如來蘇兒、漂白粉、新潔爾滅、過氧乙酸等均可將其滅活。
7、痢疾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發病率高。痢疾病人和帶菌者是傳染源,輕型、慢性痢疾和健康帶菌者易被忽視。傳播途徑以糞、口感染為主,衛生習慣不良的小兒易患本病。
8、小兒慢性菌痢多具潛隱性、非典型性和遷延性,不易被發現,故易在小兒群體中流行。人被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可以再發。受寒、疲勞、飲食不當、營養缺乏、腸菌群失調等因素皆可降低對本病的抵抗力。
9、本病以結腸或回腸末端化膿性炎症為主要病變。因為痢疾桿菌侵襲后產生內、外毒素使腸粘膜受損,病變部位有多核細胞浸潤,形成膿腫或潰瘍。病變局部腸系膜淋巴結充血腫大。中毒性菌痢主要病理變化是全身小動脈血管壁滲透性增加,使血管壁周圍組織嚴重水腫,內臟器官(如腦、肝、腎及腎上腺等)出現水腫。
痢疾診斷要點
痢疾依據病人接觸病史及其典型的臨床表現,即可確立診斷。
痢疾分證,有白痢、赤痢、赤白痢、噤口痢、休息痢等。
1、白痢:濕勝于熱,邪傷氣分,其症痢下粘膩白物,或如豆汁,腹痛后重,胸腹痞悶,溲行色白或黃,或稱濕痢。
2、赤痢:熱勝于濕,邪傷血分,其症痢下物為黃赤色,或純赤色,或如魚腦,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熱,煩渴引飲,或見高熱,亦名熱痢。
3、赤白痢:濕熱蘊積,氣血兩傷,其症赤白雜下,狀如魚腦,腥臭異常,煩渴,腹痛,脈濡而數,亦名濕熱痢。
4、噤口痢:下痢赤白,嘔逆,不能納食,胸脘痞悶,神疲乏力。多因濕熱不化,壅塞胃口,或穢濁阻隔胃脘而成。
5、休息痢:正虛邪陷,留連腸胃,痢久不愈,屢發屢止,神氣疲憊,面色萎黃,形羸無力,脈象細弱。
痢疾的病因
1、本病以結腸或回腸末端化膿性炎症為主要病變。因為痢疾桿菌侵襲后產生內、外毒素使腸粘膜受損,病變部位有多核細胞浸潤,形成膿腫或潰瘍。病變局部腸系膜淋巴結充血腫大。中毒性菌痢主要病理變化是全身小動脈血管壁滲透性增加,使血管壁周圍組織嚴重水腫,內臟器官(如腦、肝、腎及腎上腺等)出現水腫。
2、當人抵抗力降低時,痢疾桿菌經胃進入小腸大量繁殖,有些死亡了的細菌釋放出內毒素,刺激腸壁使其通透性增加。被吸收到血流的毒素,最后可從結腸粘膜排出,使結腸過敏和引起粘膜損害,在此基礎上,痢疾桿菌和腸道其他細菌在粘膜表面和粘膜下繁殖,進一步產生破壞作用,引起炎症反應。
3、發病的初期,痢疾桿菌分泌的內毒素和炎症刺激腸壁神經末梢,而引起腸管痙攣、腸蠕動增加、腸壁吸收水分減少以及腸壁血管漿液滲出,并出現腹瀉;此后,腸粘膜彌漫性充血水腫,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伴有大量粘液及纖維素滲出,最后形成潰瘍、出血,才出現粘液膿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