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細菌性感染

什么叫做細菌性感染

1、什么叫做細菌性感染

細菌引起的感染。包括醫院外感染和醫院內感染。引起醫院外感染最常見的細菌為革蘭氏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和革蘭氏陰性的如大腸桿菌、流感嗜血桿菌等。

引起醫院內感染的則多為有耐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腸球菌、克雷伯氏桿菌、產氣桿菌和綠膿桿菌等。偶有難治的不動菌屬引起的感染。

院外感染的細菌對抗生素敏感,故院外感染容易控制,而院內感染則較難治。

一方面由于患者有原發病,抵抗力差,另一方面引起院內感染的細菌往往有耐藥性,故不易控制,所以死亡率高。

2、引起細菌感染的內外因素

2.1、外源性感染

病原生物來自宿主體外的感染。例如:患者病原生物攜帶者,患病或攜帶致病菌的動物。

2.2、內源性感染

病原生物來自宿主體內的感染。正常菌群在人體各部位正常寄居而對人無害的細菌條件致病菌在一定條件下,原來在正常時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細菌成為致病菌。

3、常見的人體細菌分布

3.1、皮膚

往往與個人衛生及環境情況而有所差異。最常見的是革蘭氏陽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為多見,有時亦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當皮膚受損傷時,可引起化膿性感染,如癤、痛。在外陰部與肛門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恥垢桿菌。

3.2、口腔

口腔溫度適宜,含有食物殘渣,是微生物生長的良好條件。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種球菌、乳酸桿菌、梭形菌、螺旋體和真菌等。

3.3、胃腸道

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殺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腸常無菌。若胃功能障礙,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時,往往出現八疊球菌、乳酸桿菌、芽胞桿菌等。成年人的空腸和回腸上部的細菌很少,甚至無菌,腸道下段細菌逐漸增多。

3.4、呼吸道

鼻腔和咽部經常存在葡萄球菌、類白喉桿菌等。在咽喉及扁桃體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鏈球菌和卡他球菌占優勢,此外還經常存在著潛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桿菌、乙型鏈球菌等。

細菌性感染與病毒性感染的區別

細菌性與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症狀比較相似。下面四個方面是細菌性與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區別。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顯的群體發病的特點,短期內有多數人發病,或一家人中有數人發病;而細菌性呼吸道感染則以散發性多見,患者身旁少有或沒有同時上感發熱病人。

2、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症狀比咽部症狀明顯;而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則扁桃體或咽部紅腫及疼痛比較明顯。若伴有腹瀉或眼結膜充血,則傾向是病毒感染。

3、單純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無膿性分泌物,而膿痰是細菌性感染的重要證據。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驟,全身中毒症狀可輕可重;而細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緩,全身中毒症狀相對較重。如果開始發熱不高,2-3天后,病情繼而加重,則多為細菌性感染。

預防細菌性感染和治療

細菌感染最好預防,而且最容易治療,一般都有特效藥,只要治療及時一般都能治愈。預防只要注意清潔衛生即可防止感染.經常保持皮膚和粘膜的清潔和完整,避免創傷,切忌擠壓,應積極治療、控制慢性病,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抗生素類藥物,燒傷病房應嚴格消毒等措施,均可預防發生。一切明顯的或隱匿的化膿性病灶如能及早予以清除,感染的發生就可以減少。小兒時常見的等每易繼發較重的呼吸道感染,從而發生細菌感染。對這類病兒,必須加強保護。對不論多么細小的皮膚創傷必須予以重視,早作適當處理。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