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鏈球菌

白色鏈球菌是什么

1、白色鏈球菌是什么

鏈球菌是化膿性球菌的另一類常見的細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動物糞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數不致病。白色鏈球菌是其中一種。醫學上重要的鏈球菌主要有化膿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無乳鏈球菌等。引起人類的疾病主要有:化膿性炎症、毒素性疾病和超敏反應性疾病等。

2、鏈球菌的形狀特征

球形或卵圓形,直徑0.6~1.0um,多數呈鏈狀排列,短者4~8個細菌組成,長者有20~30個細菌組成。鏈的長短與菌種及生長環境有關,在液體培養基中形成鏈狀排列比在固體培養基中形成的鏈長。幼齡菌大多可見到透明質酸形成的莢膜,如延長培養時間,莢膜可被細菌自身產生的透明質酸酶分解而消失。無芽胞,無鞭毛,有菌毛樣結構,含M蛋白,革蘭氏染色陽性。

3、鏈球菌的培養特性

需氧或兼性厭氧,有些為厭氧菌。營養要求較高。普通培養基中需加有血液、血清、葡萄糖等才能生長。最適溫度37℃,最適PH7.4~7.6,血瓊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有乳光、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直徑0.5-0.75mm的細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溶血現象。肺炎鏈球菌與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均產生α溶血環。肺炎鏈球菌可產生自溶酶,因此平板培養48小時候,菌體可自溶,菌落中央下陷呈臍狀。

4、鏈球菌感染的病原學

鏈球菌屬是鏈球菌科的成員之一,鏈球菌是圓形或卵圓形的革蘭氏陽性細菌。無芽胞,無動力,過氧化氫酶陰性,不耐熱(55~60℃30分鐘即可殺死),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時為成對或成鏈狀排列的球菌。易被各種常用消毒藥殺滅,但對各種自然因素卻有一定的抵抗力。在痰、滲出物及動物排泄物中可生存數周,在塵埃中無日光照射時可生存數日,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從水、塵埃、乳汁、健康人的鼻咽部、人及動物糞便中皆可檢出。鏈球菌的分類至今尚未統一,目前常將鏈球菌屬按溶血能力分為甲型(型)溶血性鏈球菌、乙型(β型)溶血性鏈球菌、丙型(γ型)溶血性鏈球菌3類,甲型鏈球菌致病力弱,為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丙型鏈球菌為口腔、鼻咽部及腸道的正常菌群,通常為非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為鏈球菌感染中的主要致病菌。這一分類法簡單,臨床使用方便。

鏈球菌感染的症狀

存在于呼吸道、腸道、陰道或身體其他部位的鏈球菌可以不引起任何問題。偶然,鏈球菌在一個帶菌者的一處發炎部位(如咽部或陰道)被發現,會被錯誤地確定為感染的病原。

最常見的鏈球菌感染是咽部的感染(鏈球菌咽炎),鏈球菌感染的症狀包括咽痛、感覺不適、寒戰、發熱、惡心、嘔吐和心跳快。咽部像鮮牛肉一樣發紅,扁桃體腫大、頸部淋巴結長大和觸痛。兒童鏈球菌感染患者可發生驚厥。4歲以下兒童,唯一的症狀可以是流鼻涕。在鏈球菌感染時,咳嗽、喉部發炎(喉炎)和鼻塞不常見,此類症狀提示另外的原因如感冒或過敏。

猩紅熱是由鏈球菌毒素引起,導致全身粉紅色皮疹。鏈球菌感染的表現為皮疹在腹部、胸部側面和皮膚皺褶處最明顯。其他症狀包括口周圍有一蒼白區,面部充血和發炎的紅舌,以及在皮膚皺褶處有暗紅線條。熱退后發紅的皮膚外層常常脫皮。

怎樣預防鏈球菌感染

預防感染性疾病的一般措施可預防肺炎鏈球菌肺炎。兒童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應根據其年齡、發育狀況給予足夠的營養,及時合理地添加輔食。要積極防治佝僂病等營養性疾病,因其與肺炎的發生及治療效果均有較密切的關系。孩子要多到戶外活動,鍛煉身體,增強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應保證居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新鮮。由于細菌常經由飛沫傳播,在家人或周圍兒童患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時,要盡量讓小兒少與他們接觸,避免交叉感染。入秋后天氣漸漸轉涼,更應注意預防肺炎鏈球菌肺炎。

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是特異性預防措施。最常用的是7價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PCV7)。雖然PCV7在各個年齡段都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但其注冊使用的對象是5歲以下兒童。小于2歲兒童接種需要在2、4、6月齡和12~15月齡各接種1劑;2~5歲且具有患嚴重肺炎鏈球菌感染危險因素的兒童(如鐮狀紅細胞病、脾臟損傷或無脾、艾滋病、慢性心肺疾病等。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