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病診斷與治療

寄生蟲病診斷與治療

1、什么是寄生蟲病

寄生蟲指一種生物,將其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居住在另外一種動物,稱為宿主或寄主上,同時,對被寄生動物造成損害。當宿主不能控制寄生蟲的生長或繁殖,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而引起寄生蟲病。所以寄生蟲病是寄生蟲侵入人體而引起的疾病。因為蟲種和寄生的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也不相同。本類疾病分布廣泛,世界各地均可見到,但以貧窮落后、衛生條件差的地區為多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多,因此,狹義的熱帶病即指寄生蟲病。非洲、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發病較多,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觸疫源較多的勞動人民及免疫力較低的兒童。

2、寄生蟲病的診斷

流行學史:來自疫區,如血吸蟲病有疫水接觸史、肺吸蟲病有吃不熟的石蟹史等;臨床表現:各有其臨床特征,末梢血液嗜酸粒細胞往往增高;病原學診斷:在體液或分泌物中查找蟲體,如糞便涂片或集聚法檢查腸道原蟲滋養體、包囊或蠕蟲卵,末梢血液涂片找瘧原蟲等,寄主組織內的寄生蟲則可通過活體組織檢查或穿刺檢查而確診;免疫學診斷: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皮內試驗和血清免疫試驗;皮內試驗又可分為即刻反應和遲緩反應,肺吸蟲皮試等屬前者,可作為臨床過篩或流行學調查;其他檢查,如超聲檢查。

3、寄生蟲病的治療

消滅傳染源:在寄生蟲病傳播過程中,傳染源是主要環節。在流行區,普查、普治病人和帶蟲者以及保蟲宿主是控制傳染源的重要措施。在非流行區,監測和控制來自流行區的流動人口,是防止傳染源的輸入和擴散的必要手段;切斷傳播途徑:不同的寄生蟲,其傳播途徑不盡相同。加強糞便和水源管理,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以及控制和殺滅媒介節肢動物和中間宿主是切斷寄生蟲病傳播途徑的重要手段;保護易感者:人類對各種人體寄生蟲的感染大多缺乏先天的特異免疫力,因此對人群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是防止寄生蟲感染的最直接方法。關鍵在于加強健康教育,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和行為方式,提高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必要時可在皮膚涂抹驅避劑以防吸血節肢動物的叮刺和預防服藥。

寄生蟲病的病因

經口感染:如食入被感染性蛔蟲卵或阿米巴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可感染蛔蟲病或阿米巴病;通過吸血的媒介昆蟲傳播:如被感染瘧原蟲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瘧疾;經皮膚感染:如鉤蟲的絲狀蚴可直接鉆入寄主皮膚而使之感染;經胎盤感染:如先天性瘧疾、先天性弓形蟲病等;經呼吸道感染:如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系經鼻腔粘膜感染的;其他方式:如輸血可感染瘧原蟲等。

寄生蟲病的預防

不喝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潔瓜果;飯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徹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燒烤或進食火鍋時;教育小兒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習慣;定期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擦洗玩具;加強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污染;隨地大小便,加強糞便無害化處理,不用新鮮糞便施肥;農村應推行糞便無害化處理,在田里工作時須穿上鞋子;加強家畜管理,城市不養雞、鴨、鵝;托幼機構、學校應定期檢查糞便,及早發現寄生蟲病兒,以利徹底驅蟲。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