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游离皮质醇

血浆游离皮质醇的基本信息

1、定义

游离型皮质醇有生物活性,可进入细胞内,在肝脏代谢而失去活性,并可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尿中。尿中游离皮质醇含量与血浆游离皮质醇的含量成正比。

血浆皮质醇系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正常人血浆皮质醇的分泌受ACTH调节,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一般于午夜或清晨1点左右分泌最少,血浆含量最低,凌晨4时分泌开始增加,至早6~8时分泌最多。8时以后逐渐分泌减少,下午5时左右分泌量较清晨最高值比下降50%或50%以上。分泌入血循环中的皮质醇以游离型和蛋白结合型存在,称为血浆总皮质醇。蛋白结合型皮质醇占血浆总皮质的90%以上,无生物活性,不能进入细胞,通过肝脏时不被分解代谢,不被肾小球滤过;游离型皮质醇有生物活性,可进入细胞内,在肝脏代谢而失去活性,并可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尿中。尿中游离皮质醇含量与血浆游离皮质醇的含量成正比。 当血浆总皮质醇水平升高,超过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的结合限度时,血浆中游离皮质醇的水平升高,继之尿游离皮质醇的排泄也急骤升高。

2、专科分类

生长发育检查

3、检查分类

内分泌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血浆游离皮质醇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

上午 (8:00): 166.5-441.4nmol/L。

下午(16:00)抅: 55.18-248.3nmol/L。

午夜 (0:00): 63.4-129.6nmol/L。

2、临床意义

升高: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异位产生ACTH的肿瘤(燕麦型肺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癌、卵巢癌、睾丸癌、大肠癌、胆囊癌、乳腺癌、纵膈瘤等)、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

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艾迪生病、西蒙病(Sinmond病)、席汉病(sheehan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

血浆游离皮质醇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分别于早8时、下午5时及午夜12时取静脉血测定血浆游离皮质醇的含量。或留取24h尿测定游离皮质醇的水平。

2、注意事项

各管加入[3]H或标准必须吹干,然后加抗体,因为[3]H或标准是乙醇配制,否则会损害抗体。加定量的[3]H须根据实验情况而定(本文加7000cpm),在相应的范围内3H抗原加入量越少灵敏度就越高。

血浆游离皮质醇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大肠癌,结肠癌,食管癌,原发性肝癌,乳腺癌,胰腺囊腺癌,瘙痒症

2、相关症状

腹胀,腹痛,恶心与呕吐,体型异常,腹泻,食欲异常,眩晕,毛发异常,闭经,高血压

血浆游离皮质醇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无检查适应症者不宜进行检测。

2、不良反应

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