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

血液内科的概述

1、定义

血液科是内科的一个分支主要治疗造血系统的问题。血液科还可以为很多非血液病的血液学问题提供专业性服务以及开展多项技术试验。常见红细胞疾病如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卟啉病等。白细胞疾病如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等。出血、凝血疾病如血管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属性

科室。

3、全称

血液内科。

4、研究方向

治疗造血系统疾病,即血液病。

5、治疗方法

激素、化疗、中药治疗。

血液内科的历史发展

现代医学对血液病的治疗多应用激素、化疗等方法,但副作用大,病人治愈率低、易复发。60年代国外首次将骨髓移植用于治疗白血病,使白血病由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治愈率有所提高,然而骨髓资源十分缺乏,且捐献的骨髓很大部分与病人的HLA不一致,即使移植成功,5年内复发率也高达70%。中医药有着广阔的资源,五十年代人们探索中医治疗血液病的途径,直至现在许多中医认为其病机在于肾虚。

血液内科看什么疾病

血液病就是原发于血液系统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血液系统分为血液和造血器官。血液又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造血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和脾。凡是这些系统发生病变,都是血液病。具体的疾病名称例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及出凝血疾病(包括各种病因引起的凝血、止血功能障碍)。

如果经常出现的或难以控制的发热,乏力、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血(如牙龈长期渗血、皮肤瘀斑、内脏出血),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贫血,多部位血栓。不明原因的消瘦,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常规异常(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出现数量、质量或形态上的异常),凝血因子数量或功能异常等情况,均需要及早看血液科,注意排除血液病。

血液内科检查

1、血液内科检查项目

血液科检查之骨髓检查:包括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某些血液病有确诊价值(如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及参考价值(如增生性贫血)。

血液科检查之出血性疾病: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为基本的检查。尚可做血块回缩试验、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试验以了解血小板功能。

血液科检查之溶血性疾病检查:常用的试验有游离血红蛋白测定、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Rous/试验、尿潜血(血管内溶血)。酸溶血试验、蔗糖水试验(PNH)。渗透脆性试验(先天性球成形红细胞增多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酶缺乏)。抗人球蛋白试验(自身免疫性溶贫)等以确定溶血原因。

血液科检查之细胞化学染色:对诊断急性白血病的类型有价值,如过氧化酶、碱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等。

血液科检查之活体组织检查:如淋巴结或浸润包块的活检对诊断淋巴瘤或恶性血液病的浸润有诊断价值。

血液科检查之生化及免疫学检查: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及淋巴系统常有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近年来已应用单克隆抗体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

血液科检查之器械检查:如超声波、CT对纵膈及腹膜后淋巴瘤的诊断。

血液科检查之放射性核素:应用于红细胞寿命、红细胞破坏部位测定,骨髓显像、淋巴瘤显像等。

2、血液内科检查注意事项

2.1、检查前。

一定要配合医生把姓名等相关信息填写正确,避免因同名或相类似名混淆带来的不便。注意了这些,抽血会更方便、更迅速,能更好地为自己节约诊断时间。

2.2、做生化检验时需要采空腹血。

一般来说,需要抽空腹血的化验大部分是做生化检验的项目,如肝功、肾功、血脂、血糖与各种无机离子(钾、钠、钙、磷等)。空腹血是指清晨未进餐前,距前一餐约12-14小时所抽取的静脉血。由于餐后12-14小时胃肠的消化与吸收活动已基本完毕,因而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恒定,此时测得的各种结果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机体的生化变化,进而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有些检验项目要特别注意,如血脂检查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过高的食物,如排骨汤等,以及少吃或不吃含胆固醇高的鸡蛋。

2.3、避免剧烈运动。

运动锻炼和剧烈的体力活动都会影响许多项目的检验结果。如常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在体力活动增加后就会升高,可达一倍以上,甚至休息一小时后仍可偏高30%.慢跑后血中肌酐(Cr)可增高45%,血尿素氮(BUN)可增高31%.因此要求在体检前2天起要保持常态活动量,不要在剧烈活动后抽血检查。

2.4、重视药物的影响。

药物在体内不仅可以干扰检验测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还可以改变某些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如维生素C可以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红素(Bil)、肌酐(Cr)、尿酸(UA)等检测结果偏高;使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脂(TC)等测定结果偏低。再如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类药可使甘油三脂升高等。特别是进行酶学检查、激素测定等,应以停药一段时间后检查为佳。药物影响易被忽视,个人应注意主动配合医生,这样有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2.5、抽血当天。

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以避免在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抽血时 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如有出血倾向, 更应延长按压时间。因为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有晕血史者抽血之前应提前说明,抽血出现晕血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