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鼠疫的概述
1、定義
鼠疫是鼠疫桿菌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系廣泛流行于野生嚙齒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臨床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症症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等。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萬計,我國在解放前也曾發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極高。
2、別稱
鼠瘟,黑死病,圣羅克病,圣羅克氏病,圣西巴斯提恩病,圣西巴斯提恩氏病
3、發病部位
全身
4、傳染性
有傳染性
5、高發人群
機體抵抗力弱的人群
6、科室
感染科
鼠疫的典型症狀
1、鼠疫的典型症狀
起病急,以畏寒或者寒戰發熱等開始,體溫迅速上升至39度至40度,頭痛及四肢疼痛劇烈,有時有惡心、嘔吐等,病人意識迅速模糊,表情驚惶,言語含糊,顏面和眼結膜極度充血,步態蹣跚如酒醉狀。此時病人極度衰竭,脈博與呼吸加速,脈律不規則,血壓下降,肝脾腫大。有時皮膚、粘膜出現瘀血或皮下出血,鼻出血、尿血、胃腸道出血等。
2、鼠疫的分類
肺鼠疫
是最嚴重的一型,病死率極高。該型起病急驟,發展迅速,除嚴重中毒症狀外,在起病24~36小時內出現劇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鮮紅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現呼吸困難和紫紺;肺部可聞及少量散在濕羅音、可出現胸膜摩擦音;胸部X線呈支氣管炎表現,與病情嚴重程度極不一致。如搶救不及時,多于2-3日內,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腺鼠疫
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狀外,以急性淋巴結炎為特征。因下肢被蚤咬機會較多,故腹股溝淋巴結炎最多見,約占70%;其次為腋下,頸及頜下。也可幾個部位淋巴結同時受累。局部淋巴結起病即腫痛,病后第2~3天症狀迅速加劇,紅、腫、熱、痛并與周圍組織粘連成塊,劇烈觸痛,病人處于強迫體位。4~5日后淋巴結化膿潰破,隨之病情緩解。部分可發展成敗血症、嚴重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而死;用抗生素治療后,病死率可降至5~10%。
敗血型鼠疫
又稱暴發型鼠疫。可原發或繼發。原發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強,所以發展極速。常突然高熱或體溫不升,神志不清,譫妄或昏迷。無淋巴結腫。皮膚粘膜出血、鼻衄、嘔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發病后24小時內死亡,很少超過3天。病死率高達100%。因皮膚廣泛出血、瘀斑、紫紺、壞死,故死后尸體呈紫黑色,俗稱“黑死病”。繼發性敗血型鼠疫,可由肺鼠疫、腺鼠疫發展而來,症狀輕重不一。
輕型鼠疫
又稱小鼠疫,發熱輕,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結腫大,輕度壓痛,偶見化膿。血培養可陽性。多見于流行初、末期或預防接種者。
鼠疫的病因病機
1、鼠蚤叮咬
經鼠蚤傳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嚙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是腺鼠疫的主要傳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通過呼吸、談話、咳嗽等,借飛沫形成“人→人”的方式傳播,并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
3、皮膚感染
經皮膚傳播,剝食患病嚙齒動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觸患者的膿血或痰,經皮膚傷口而感染。
4、消化道感染
人吃了未徹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鼠疫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流行病學資料:病前1周內到過流行區,或與鼠疫患者或鼠疫有接觸史。
2、臨床資料:發病急,早期呈嚴重毒血症現象,淋巴結腫痛,咳痰、咳血、呼吸困難,出血現象,休克。
3、血液白細胞總數明顯增多,常達2-3萬/mm3;
4、病原學檢查:淋巴液、膿、痰、血、腦脊液、尸體涂片找到革蘭氏陰性兩端濃染的短桿菌,或細菌培養鼠疫桿菌生長。
5、動物接種獲陽性結果。
6、血清學檢查雙份血清抗體呈4倍增高。
7、免疫學快速診斷:以臨床檢材涂片固定后,加螢光抗體染色鏡檢。
8、PCR檢查:淋巴液、血、腦脊液鼠疫桿菌DNA陽性。
鼠疫的并發症
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症狀、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增高等。輕者僅有一般感染症狀,重者可發生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鼠疫的防治方案
1、鼠疫的預防方法
加強國際檢疫,防止從國外傳入。發現疑似或確診患者即予分別隔離,并于6h內向衛生防疫機構報告,接觸者檢疫6天。肺鼠疫隔離至痰培養6次陰性,腺鼠疫隔離至淋巴結腫完全消散后再觀察7天。患者排泄物及用具應徹底消毒或焚毀。疫區封鎖至少9天,大力開展捕鼠、滅鼠、消滅其他疫源動物,控制鼠間鼠疫。預防取決于控制城市老鼠數量和處理其排泄物以及監測野生動物及其捕食者。避免接觸病獸及其尸體,并使用蚤類驅避劑。目前,尚無消滅野生動物鼠疫的可行措施。在流行地區,減少居住環境里嚙齒動物的棲息地是重要的。在用藥物毒殺家庭周圍的嚙齒動物之前,應先控制昆蟲,以防動物身上的蚤類轉而來叮咬人或家畜。
2、鼠疫的治療方法
嚴格的隔離消毒
患者應嚴格隔離于隔離病院或隔離病區,病區內必須做到無鼠無蚤。入院時對病人做好衛生處理(更衣、滅蚤及消毒)。病區、室內定期進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應用漂白粉或來蘇液徹底消毒。工作人員在護理和診治病人時應穿連衣褲的“五緊”防護服,戴棉花沙布口罩,穿第筒膠鞋,戴薄膠手套及防護眼鏡。
飲食與補液
急性期應給患者流質飲食,并供應充分液體,或予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護理
嚴格遵守隔離制度,做好護理工作,消除病人顧慮,達到安靜休息目的。
病原治療治療
原則是早期、聯合、足量、應用敏感的抗菌藥物。
鏈霉素為治療各型鼠疫特效藥。成人首劑量1g,以后每次0.5g,每4小時1次,肌注,1~2天后改為每6小時1次。小兒20~40mg/kg/日,新生兒10~20mg/kg/日,分2~4次肌注。對嚴重病例應加大劑量,最初二日,每日4g,繼以每日2g,分4次肌注。鏈霉素可與磺胺類或四環素等聯合應用,以提高療效。療程一般7~10天,甚者用至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