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導讀: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甲胎蛋白是一種糖蛋白(AFP),一種腫瘤標志物。正常時由卵黃囊及胚胎肝產生,出生一年后維持低水平,肝病時升高,明顯增高見于肝細胞性肝癌和畸胎瘤,已作為臨床診斷原發性肝癌的常規指標之一。那么,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1、肝癌

肝癌是常見的造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之一,一般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μg/L,但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卻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據調查發現約有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會升高,通常以400μg/L為標準,高于此數值應該考慮肝癌的可能性,一般在肝癌出現症狀之前的8個月甲胎蛋白就已經升高,所以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定期的檢查。因此,甲胎蛋白對肝癌的肝癌的早期診斷具有一定的意義。

提醒一點的是:不能僅僅憑借甲胎蛋白偏高的指標來診斷或排除一種疾病是不可靠的,因為肝癌的發現不一定都需要甲胎蛋白偏高,有些肝癌可以是甲胎蛋白值正常的,故應同時結合其他血清學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綜合分析,才可增加診斷可靠性。

2、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活動期甲胎蛋白有輕度、中度升高,一般在50~300μg/L,與肝細胞癌不同點為升高幅度低,一般不持續增高,經治療后降低以至恢復正常。

3、新生兒肝炎

30%新生兒肝炎可測出甲胎蛋白,發生率隨病情的嚴重度而增加,大多明顯增高。此可與先天性膽管閉鎖鑒別,后者甲胎蛋白大多正常。

4、妊娠婦女和新生兒也會出現甲胎蛋白的一時性升高

因為甲胎蛋白是胎兒的正常血漿蛋白成分,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質,妊娠期婦女甲胎蛋白是會明顯升高,一般在妊娠后3個月,甲胎蛋白就明顯升高,到7-8月孕婦母血中AFP量達到最高峰并相對穩定,但其仍舊低于400μg/L,約在產后3周后逐漸恢復正常水平。

5、甲胎蛋白偏高可能與非惡性疾病有關

如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復期,肝硬化,先天性膽管閉塞,畸形胎兒等甲胎蛋白可出現升高,但是起升高的幅度比較小,且持續的時間比較短。

6、甲胎蛋白偏高可能與生殖細胞腫瘤有關

據資料顯示大約50%患有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人其甲胎蛋白(AFP)呈陽性;一些其它腸胃管腫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偏高;另外,若甲胎蛋白大于25μg/L的男性患者還要考慮睪丸癌的可能。

7、其他原因

肝損傷、充血性肝腫大、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先天性酪氨酸病、孕婦(3~6個月)、睪丸或卵巢胚胎性腫瘤(如精原細胞瘤、惡性畸胎瘤、卵巢癌等)也常有甲胎蛋白增高。

二、甲胎蛋白偏高的危害:

1、在成人,大約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出現甲胎蛋白升高,在生殖細胞腫瘤出現甲胎蛋白陽性率為50%。因此,甲胎蛋白偏高一般意味著肝癌的發生。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一般不到每升20微克,但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卻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所以甲胎蛋白偏高應考慮肝癌的可能性。

2、孕婦的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意味著胎兒有缺陷。甲胎蛋白在產婦羊水或母體血漿中,可用于胎兒產前監測。如在神經管缺損、脊柱裂、無腦兒等時,甲胎蛋白可由開放的神經管進入羊水而導致羊水中甲胎蛋白偏高明顯。胎兒在宮腔內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甲胎蛋白偏高。甲胎蛋白可經羊水部分進入母體血循環,在85%脊柱裂及無腦兒的母體,在妊娠16-18周血漿甲胎蛋白偏高則有診斷價值,但必須與臨床經驗結合,以免出現假陽性的錯誤。

3、甲胎蛋白偏高也可能是肝損傷、充血性肝腫大、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先天性酪氨酸病、孕婦(3~6個月)、睪丸或卵巢胚胎性腫瘤(如精原細胞瘤、惡性畸胎瘤、卵巢癌等)引起的。

三、甲胎蛋白偏高怎么辦好?

正常的成人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提示肝癌,甲胎蛋白是診斷肝癌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因為肝癌在出現明顯症狀之前很早就會有甲胎蛋白偏高的情況,一旦檢測出這種情況,必須盡快就醫,以確診疾病,但是甲胎蛋白檢測異常并非都是肝癌,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診。

由于甲胎蛋白是由新生的幼稚肝細胞分泌的,而且泌的甲胎蛋白量很大,因此胎兒和婦女妊娠期間常出現甲胎蛋白偏高的現象(但測定值一般不會超過400μg/L),但是它是會在生產完畢后逐漸恢復正常的,這種情況一般不必擔心。

但是孕婦甲胎蛋白偏高也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如孕婦本身患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膽疾病及胚胎瘤時,或胎兒在宮腔內出現異常情況時(如脊柱裂、神經管缺損、無腦以及死亡、臍胎瘤等先天性的缺陷)也可導致孕婦血中的甲胎蛋白高出正常水平,特別是胎兒出現先天性開放性神經管畸形時,孕婦10~16周時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就可比正常值高出10倍左右,這時候就應該及時進行診治了。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