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汀病是什么

克汀病是什么

1、克汀病是什么

克汀病發生于甲狀腺腫流行的地區,胚胎期缺乏碘引起的呆小症,稱地方性呆小症。碘是甲狀腺合成甲狀腺素所必需的原料。在缺乏食用碘的地區,很多成人患有缺碘症,引起甲狀腺腫大。小兒胚胎4個月后,甲狀腺已能合成甲狀腺素。

症狀表現基本上與散發性呆小症相同。但是,由于胚胎期就受到神經系統的嚴重損害,因此智力發育低下更為明顯,并且有不同程度的聽力和言語障礙。

2、如何預防克汀病

在甲狀腺腫流行地區,應普遍推廣應用加碘的食鹽來作為預防。孕婦在妊娠期的最后3~4個月,需每日加服碘化鉀20~30毫克,并多吃含碘豐富的食物,如紫菜、海帶、海蜇等。胎兒出生后需進行檢查,對可疑患兒再作進一步檢查確診,并加以治療。出生后的治療效果,不如在胎內時的預防好,因此根治方法必須從預防著手。

3、克汀病臨床表現

3.1、散發性克汀病(呆小病)

一般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表情呆滯,活動減少,動作笨拙遲緩,食欲差,便秘,怕冷,少汗,浮腫等。新生兒期生理性黃疽可延遲消退,喂養困難,呼吸不暢,舌厚,鼻塞,打鼾,哭聲嘶啞,腹脹便秘,皮膚花斑狀,有時伴臍疝,頸短。

皮膚:粗而干燥,膚色蒼白,皮下組織增厚,于鎖骨上頸部及兩髖可有粘液水腫,毛發干枯疏脆,肌肉松弛,腹脹臍疝,指趾甲長期不長。

3.2、地方性呆小病

症狀及體征:有兩種不同的表現。一種是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生后不久即表現智能顯著低下,聽力障礙,肢體強直運動障礙而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其它表現可較輕或不明顯;另一種以粘液水腫為主,體格及智能發育落后,四肢短粗,特殊外貌,膝外翻,扁平足,骨齡低,性成熟延遲。

地方性克汀病吃哪些對身體好

1、吃含碘較多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發菜、海蜇、海參、苔菜、柿子。

2、補充碘鹽:國內通常采用每2~10千克鹽加1克碘化鉀,以防治甲狀腺腫大,使甲減發病率明顯減低。這種碘鹽極適用于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生育期婦女更應注意補充碘鹽,以防后代因母體缺碘而患克汀病。但有的甲減患者是因攝入碘過多造成的,不應一慨而論,一定要辨證施治。

3、供給足夠的蛋白質:每人每天供給的優質蛋白質的量至少應超過20克,才能維持人體內蛋白質的平衡。一旦出現蛋白質降低,即應補充必要的氨基酸,供給足量蛋白質,以改善病情。故應多食用蛋類、乳類、肉類、魚肉等,并注意植物性蛋白與動物性蛋白的互補。

克汀病的種類

1、折疊地方性克汀病

這是由于某一地區自然環境中缺乏微量元素——碘,影響甲狀腺素的合成,引起“大粗脖”,這種病多見于山區。母親由于缺碘患這種病后,供應胎兒的碘不足,致胎兒期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可影響胎兒和新生兒的發育,尤其是腦組織,所以生下來可能是傻孩子。

2、折疊散發性克汀病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某種因素(如母親患有甲狀腺疾病,血中有抗甲狀腺的自身抗體,破壞胎兒甲狀腺組織,或者妊娠期間服用了抗甲狀腺藥物,使胎兒甲狀腺先天性發育不全。)所致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足。甲狀腺素是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內分泌激素,如果小兒缺乏這種激素,可直接影響小兒腦組織和骨胳的發育。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