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如何預防措施

結核病如何預防措施

1、建立完善的結核病防治體系:政府承諾,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監督管理,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具體實施國家結核病防治規劃,對結核病進行預防和治療并進行執法監督;將結核病納入初級基層衛生保健,使防治工作在廣大農村和社區得到落實。

2、控制傳染源: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關鍵環節。主要是通過肺結核病例的早期發現、早期進行強有效的化學治療,加強肺結核的化學治療管理,使排菌的肺結核患者失去傳染性,保護健康人群免受結核菌感染。

3、卡介苗接種:卡介苗(BacillusCalmette-GuerinBCG)是一種無毒牛型結核菌的活菌疫苗,接種后人體獲得一定的免疫力,對結核病有一定的特異性抵抗力。BCG在預防兒童結核病,特別是那些可能危及兒童生命的嚴重類型,如結核性腦膜炎、血行播散型結核等方面具有相當的效果,但對成人的保護有限,不足以預防感染和發病。BCG的缺陷可能與其制作過程中丟失了許多保護性免疫基因有關。比較基因組學已證實BCG中缺失許多有效基因,而且環境分枝桿菌致敏也是影響BCG效力的一個重要因素。BCG接種已納入計劃免疫之中,在結核病發病率高的地區,仍屬結核病控制工作的一項內容。

4、發明一種能有效預防結核菌感染的疫苗是控制結核病的關鍵,BCG的局限性推動了抗結核病新疫苗的開發。目前世界范圍內正在開發的結核病疫苗包括減毒或增強的活疫苗、全菌體滅活疫苗、亞單位疫苗、DNA疫苗、初免-加強疫苗等。

5、但還沒有一種疫苗的免疫效果能超過BCG,距實際應用還有很大的距離。鑒于一些侯選疫苗能增強BCG免疫后的效果,而目前大部分人群都已接種過BCG,因此易于接受的方案是增強現有的免疫應答,即與BCG進行聯合免疫。

6、化學預防:針對感染結核菌并存在發病高危因素的人群進行藥物預防,主要對象包括:HIV感染者;與新診斷為傳染性肺結核有密切接觸史且結素試驗陽性的幼兒;未接種BCG的5歲以下結素試驗陽性的兒童;結素試驗強陽性且伴有糖尿病或矽肺者;與傳染性肺結核有密切接觸的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可單用INH口服,成人0.3g/日,兒童8~10mg/kg/日,服用6~12個月。

肺結核的表現

1、全身症狀:肺結核患者常有一些結核中毒症狀,其中發熱最常見,一般為午后37.4℃~38℃的低熱,可持續數周,熱型不規則,部分患者伴有臉頰、手心、腳心潮熱感。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干酪性肺炎、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時等可表現為高熱。夜間盜汗亦是結核患者常見的中毒症狀,表現為熟睡時出汗,幾乎濕透衣服,覺醒后汗止,常發生于體虛病人。其他全身症狀還有疲乏無力、胃納減退、消瘦、失眠、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等。

2、咳嗽:常是肺結核患者的首診主訴,咳嗽三周或以上,伴痰血,要高度懷疑肺結核可能。肺結核患者以干咳為主,如伴有支氣管結核,常有較劇烈的刺激性干咳;如伴縱隔、肺門淋巴結結核壓迫氣管支氣管,可出現痙攣性咳嗽。

3、咳痰:肺結核病人咳痰較少,一般多為白色黏痰,合并感染、支氣管擴張常咳黃膿痰;干酪樣液化壞死時也有黃色膿痰,甚至可見壞死物排出。

4、咯血:當結核壞死灶累及肺毛細血管壁時,可出現痰中帶血,如累及大血管,可出現量不等的咯血。若空洞內形成的動脈瘤或者支氣管動脈破裂時可出現致死性的大咯血。肺組織愈合、纖維化時形成的結核性支氣管擴張可在肺結核痊愈后反復、慢性地咯血或痰血。

5、胸痛:胸痛并不是肺結核的特異性表現,靠近胸膜的病灶與胸膜粘連常可引起鈍痛或刺痛,與呼吸關系不明顯。肺結核并發結核性胸膜炎會引起較劇烈的胸痛,與呼吸相關。胸痛不一定就是結核活動或進展的標志。

6、呼吸困難:一般初發肺結核病人很少出現呼吸困難,只有伴有大量胸腔積液、氣胸時會有較明顯的呼吸困難。支氣管結核引起氣管或較大支氣管狹窄、縱隔、肺門、氣管旁淋巴結結核壓迫氣管支氣管也可引起呼吸困難。晚期肺結核,兩肺病灶廣泛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或伴右心功能不全時常出現較嚴重的呼吸困難。

7、結核性變態反應:可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臨床表現類似于風濕熱,主要有皮膚的結節性紅斑、多發性關節痛、類白塞病和濾泡性結膜角膜炎等,以青年女性多見。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無效,經抗結核治療后好轉。

總之,肺結核并無非常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有些患者甚至沒有任何症狀,僅在體檢時發現。如伴有免疫抑制狀態,臨床表現很不典型,起病和臨床經過隱匿;或者急性起病,症狀危重,且被原發疾病所掩蓋,易誤診。

抗結核藥物

1、異煙肼(isoniazidINH):INH是最強的抗結核藥物之一,是治療結核病的基本藥物,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細菌內觸酶—過氧化酶的活化作用,抑制敏感細菌分枝菌酸(mycolicacid)的合成而使細胞壁破裂。抑制細菌葉酸的合成。此藥能殺死細胞內外生長代謝旺盛和幾乎靜止的結核菌,是一個全效殺菌劑。

2、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rifampinRFP):RFP為半合成廣譜殺菌劑,與依賴于DNA的RNA多聚酶的β亞單位牢固結合,抑制細菌RNA的合成,防止該酶與DNA連接,從而阻斷RNA轉錄過程。與異煙肼一樣,本品屬于全效殺菌劑,能殺死細胞內外生長代謝旺盛和幾乎靜止的結核菌。

3、鏈霉素(streptomycinSM):SM屬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其抗菌機制為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對結核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SM主要通過干擾氨酰基-tRNA和核蛋白體30S亞單位結合,抑制70S復合物形成,從而抑制肽鏈的延長,影響合成蛋白質,最終導致細菌死亡。但本品只能殺滅細胞外的結核菌,在pH中性時起作用,不易通過血腦屏障及透入細胞內,屬于半效殺菌劑。

4、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本品為煙酰胺的衍生物,具有抑菌或殺菌作用,取決于藥物濃度和細菌敏感度。本品僅在pH偏酸時(pH≤5.6)有抗菌活性,為半效殺菌劑。

5、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本品為合成抑菌抗結核藥。其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可能為抑制RNA合成。有研究認為可以增加細胞壁的通透性,滲入菌體內干擾RNA的合成,從而抑制細菌的繁殖。本品只對生長繁殖期的結核菌有效。

6、氨硫脲(結核胺,thiosemicarbazone,TB1);本品為抑菌劑,作用機制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認為,TB1易與銅生成一種絡合物,使結核菌缺少銅離子,也可能有礙核酸的合成,并使菌體形態發生變化,如失去正常大小、顆粒樣變性、產生線狀或球菌狀變形、抗酸染色反應減失等。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