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m偏高怎么回事

免疫球蛋白m偏高怎么回事

1、免疫球蛋白m偏高怎么回事

1.1、免疫球蛋白m是血清免疫球蛋白中最重要的一種,當機體受到抗原刺激后,免疫球蛋白M是出現最早的抗體。免疫球蛋白m偏高的原因多數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如:巨球蛋白血症、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惡性腫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梅毒、黑熱病等。除此之外,急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膽汁性肝硬化、隱匿性肝硬化等也是造成免疫球蛋白M升高的主要原因。

1.2、免疫球蛋白是機體受病原體刺激后產生的,其主要作用是與抗原起免疫反應,生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從而阻斷病原體對機體的危害,使病原體失去致病的作用,免疫球蛋白m偏高主要與慢性肝病,機體免疫系統有關,在機體早期的免疫防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免疫球蛋白G,M,A均升高,常見于各種慢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2、免疫球蛋白m的成分

IgM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6%,主要存在血管內,是機體受抗原刺激后最先產生的抗體,起“先鋒免疫”作用,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活性和細胞溶解活性,由于IgM主要存在在血管內,是抗血管內感染的第一線抗體,對防止敗血症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3、免疫球蛋白m參考正常值

免疫比濁法,放射免疫擴散法(RID法):

臍帶: 40~240mg/L (4~24mg/dl)。

新生兒: 50~300mg/L (5~30mg/dl)。

0.5~6個月:150~1090mg/L (15~109mg/dl)。

6個月~2歲:430~2390mg/L (43~239mg/dl)。

2~6歲: 500~1990mg/L (50~199mg/dl)。

6~12歲: 500~2600mg/L (50~260mg/dl)。

12~16歲: 450~2400mg/L (45~240mg/dl)。

免疫球蛋白m偏低的治療

1、可以注射丙種免疫球蛋白的,平時增加營養,多鍛煉。一般免疫球蛋白降低,多見于小腸病,腎臟病等,醫源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症,原發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症。建議多補充蛋白,可以口服,也可以靜脈注射。

2、首先應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IgA降低主要見于反復呼吸道感染、非IgA型多發性骨髓瘤、重鏈病、輕鏈病、原發性和繼發性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兩個lgA組成的SlgA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是人體主要的粘膜免疫物質,比如腸粘膜和鼻粘膜。

3、除了加強運動運動外,媽媽還要給寶寶多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調理體質。只有健全的免疫系統,才能幫助寶寶抵抗致病的細菌和病毒,遠離疾病。寶寶的免疫力與遺傳基因關系密切,但受環境的影響很大,其中飲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最后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要勤洗手,孩子該玩則玩,不必過于干凈。

免疫球蛋白m的作用

1、它是對免疫原最早出現的抗體,所以它是機體初次應答的重要抗體。抗體出現得愈早,對機體保護也愈有效,故IgM有“先鋒免疫作用”的美譽。

2、IgM作為五聚體,由于空間障礙只表現為5價而非10價,但如遇到小的抗原分子(<1500),則可表現為10價。

3、當B淋巴細胞表明缺乏Fc的時候,則會受體,不過大多數靜止的B細胞表明都是具有免疫球蛋白m的,并且這些表明分子是與膜相結合的。

它的功能是作為抗原受體,提供使淋巴細胞轉化成分泌抗體的漿細胞所需要的信號的—‘部分(此信號的另一部分是通過T細胞所提供)。

此漿細胞產生分泌抗體的特異性于表面IgM相同,只是類型不同(如IgG、IgA等),此過程稱為“類別轉換”。在B淋巴細胞的成熟過程中,首先在細胞漿內出現IgM,然后出現在細胞膜上,當膜上同時表達IgD時,B細胞完全成熟。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