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核心抗體陽性什么意思

乙肝核心抗體陽性什么意思

1、乙肝核心抗體陽性的病理意義

乙肝核心抗體也叫抗-HBc,英文縮寫是HBcAb。包括乙肝核心抗體IgM和乙肝核心抗體IgG,常用競爭法檢測。HBV感染后,在多數人血清中能檢出此抗體,是一種敏感的血清學標志,也是乙型肝炎急性感染的早期標志,在血清中存在的時間很長,有些人滴度很高。在HBsAg和抗-HBs陰性時,能從血清中檢出乙肝核心抗體,高滴度的乙肝核心抗體也是一種傳染標志。

2、乙肝核心抗體的分類

抗—HBc可分為三型:抗—HBcIgM、抗—HBcIgA、抗—HBcIgG,在HBV感染中這幾個型依次出現,也會依次消失,只有IgG這一型可長期存在。在化驗室報告的化驗單中,如果只標明“抗—HBc”,沒有分型,那么它應當是這三型的總和,不過大部分醫院化驗室報告的都分為IgM和IgG二型。

抗—HBclgM型,叫做“乙型肝炎核心抗體IgM型”,常常提示為急性HBV感染,或者在慢性乙肝急性發作、慢性乙肝進入活動期,隨著病程的延長或者病情的好轉,1gM逐步消失,而由IgG取代。

抗—HBcIgG型,叫做“乙型肝炎核心抗體1gG型”,常常提示慢性HBV傭染,或者是既往感染,過去感染了HBv,現在HBv已被清除了,但在血液中仍然可能檢測到IgG型核心抗體。慢性乙肝病人血液中就有這個型抗體,恢復期乙肝病人也有此型抗體,我們所說的乙肝帶毒者都是HBv慢性感染者,應當都是這一類型抗體。

3、乙肝核心抗體出現弱陽性的情況

HBcAb弱陽性說明以前感染過乙肝病毒,目前已經康復,但沒有產生保護性抗體乙肝表面抗體。或者乙肝表面抗體已經消失,但乙肝核心抗體依然存在。

這是因為乙肝核心抗體比乙肝表面抗體的存在時間要長很多,有些人感染乙肝病毒康復后,HBcAb可終身陽性或者弱陽性。此時HBcAb弱陽性只是說明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

HBcAb弱陽性也可能是隱性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一種表現。

乙肝患者經過治療,其他各項指標已經轉陰,只剩下少量乙肝核心抗體也可出現HBcAb弱陽性。

乙肝的症狀

全身表現:患者常感身體乏力,容易疲勞,可伴輕度發熱等。失眠、多夢等可能與此有關。

消化道表現:肝炎時,肝功異常,膽汁分泌減少,常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

黃疸:病情較重時,肝功能受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分泌、排泄等障礙,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膽紅素從尿液排出,尿液顏色變黃,是黃疸最早的表現。血液中膽紅素濃度繼續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膚黃染。由于膽汁酸的排出障礙,血液中膽汁酸濃度增高,過多的膽汁酸沉積于皮膚,刺激末梢神經,可引起皮膚瘙癢。

肝區疼痛:慢性乙肝一般沒有劇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壓痛或叩擊痛。如果肝區疼痛劇烈,還要注意膽道疾病、肝癌、胃腸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誤診。

乙肝的飲食保健

在急性肝炎早期,病人常有明顯的惡心、嘔吐和食欲差,此時病人所吃的食物往往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因此這個階段可進食以碳水化合物如面條和粥等易消化、清淡的食品為主,適量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飲食應以病人感到舒適的量和頻次為原則,不可強求病人多進食。

在急性肝炎恢復期,病人惡心、嘔吐症狀消失、食欲明顯改善,應適當增加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蛋白質來源可選擇大豆制品、奶、雞肉、淡水鮮魚等脂肪含量少的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于植物油,飲食量要逐漸增加、循序漸進。這里特別強調的是,在急性肝炎、尤其是恢復期,大量攝入蔗糖、葡萄糖容易造成肝細胞脂肪變性,反而對肝炎恢復不利。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