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肥胖的概述
1、定义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2、症状部位
全身
3、症状科室
内科,内分泌科
4、常见病因
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运动有关因素
肥胖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肥胖的原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40%至50%;父母皆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70%至80%.
2、饮食习惯:若家长任由孩童吃高脂及高热量食物,而且经常要他们吃光所提供的食物,甚至以奖励方式来鼓励孩子吃东西,容易令孩子变得肥胖。
3、心理代偿作用:当儿童心理不安、紧张或受挫折时,会找来甜食、高热量食物,以不断进食来填补心理不安,养成进食过量的习惯。
4、服用药物:如抗过敏药物、性激素、类固醇、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5、生理因素:可能源自于患者本身的新陈代谢较亢进,内分泌失调、染色体异常、大脑控制饱食饥饿中枢失控或疾病等因素。
肥胖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肥胖的检查方法
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片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紫纹、闭经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皮质醇增多症,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
2、肥胖的诊断鉴别方法
肥胖症的诊断首先是测定体重,根据体重标准衡量肥胖程度。另外要结合病史,鉴别是继发性肥胖还是单纯性肥胖。
目前临床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
在幼儿园,我们一般是用杠杆秤测量幼儿的体重,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来判断: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10%——超重儿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20%——轻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30%——中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50%——重度肥胖
肥胖的危害
肥胖的危害一:易引起肝胆病变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
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六倍,这是因为肥胖者的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发病也较多。
肥胖的危害二:易引起关节病变
体重的增加容易使许多关节病变,比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等,最终导致疼痛。
肥胖的危害三:对肺功能有不良影响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而肥胖者则因体重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却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加上肥胖者的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因此肥胖者往往容易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肥胖的危害四: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比如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另外肥胖女性还会因卵巢机能障碍引起月经不调。
肥胖的危害五:影响劳动力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容易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皮肤皱折处患皮炎等,而严重肥胖的人则会行动迟缓,行走活动有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同时也因这种原因,肥胖者还会容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骨折及扭伤。
肥胖的防治方法
1、肥胖的预防方法
采用合理的饮食方法,遵照中国人"膳食宝塔指南"科学安排每日饮食,尽量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少食肥甘厚味、多素食、少零食。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球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形体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为了预防肥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合理的饮食营养,每日进餐既能保证身体正常工作、生活需要,又避免了过多能量的储存。若每日睡眠过多,懒于运动,热量消耗少,也会造成肥胖。因此,不同年龄的人应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既要满足生理需要,又不能睡眠太多。
2、肥胖的治疗方法
减肥的方法有营养治疗与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具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