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的概述

1、定義

慢性腎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具有腎功能惡化傾向和最終將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病。

2、別稱

慢性腎小球腎炎。

3、發病部位

腎。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青中年男性。

6、科室

內科。

慢性腎炎的典型症狀

1、慢性腎炎的典型症狀

早期症狀:身體不適:由于毒素和廢物在體內不斷堆積,可能會感到渾身不適。會有一些症狀出現在身上,感到不舒適。出現浮腫現象,尿量減少,尿頻(特別在夜間)。手足踝浮腫。其它症狀還有氣短,眼睛四面腫脹。

晚期症狀:血尿(呈茶色或血紅色)、高血壓、尿液中出現泡沫、腹瀉、極度口渴、睡眠不安,或嗜睡、性欲下降。

2、慢性腎炎的分類

2.1、普通型

較為常見。病程遷延,病情相對穩定,多表現為輕度至中度的水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尿蛋白(+)~(+++),鏡下血尿和管型尿等。病理改變以IgA腎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腎炎,局灶系膜增生性較常見,也可見于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和(早期)膜增生性腎炎等。

2.2、腎病性大量蛋白尿

除具有普通型的表現外,部分患者可表現腎病性大量蛋白尿,病理分型以微小病變型腎病、膜性腎病、膜增生性腎炎、局灶性腎小球硬化等為多見。

2.3、高血壓型

除上述普通型表現外,以持續性中等度血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特別是舒張壓持續增高,常伴有眼底視網膜動脈細窄、迂曲和動、靜脈交叉壓迫現象,少數可有絮狀滲出物和(或)出血。病理以局灶節段腎小球硬化和彌漫性增生為多見或晚期不能定型或多有腎小球硬化表現。

2.4、混合型

臨床上既有腎病型表現又有高血壓型表現,同時多伴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征象。病理改變可為局灶節段腎小球硬化和晚期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

2.5、急性發作型

在病情相對穩定或持續進展過程中,由于細菌或病毒等感染或過勞等因素,經較短的潛伏期(1~5日),而出現類似急性腎炎的臨床表現,經治療和休息后可恢復至原先穩定水平或病情惡化,逐漸發生尿毒症;或是反復發作多次后,腎功能急劇減退出現尿毒症一系列臨床表現。病理改變為彌漫性增生、腎小球硬化基礎上出現新月體和(或)明顯間質性腎炎。

慢性腎炎的病因病機

慢性腎炎是一組多病因的慢性腎小球病變為主的腎小球疾病,但多數患者病因不明,與鏈球菌感染并無明確關系,據統計僅15%~20%從急性腎小球腎炎轉變而至。此外,大部分慢性腎炎患者無急性腎炎病史,故目前較多學者認為慢性腎小球腎炎與急性腎炎之間無肯定的關聯,它可能是由于各種細菌、病毒或原蟲等感染通過免疫機制、炎症介質因子及非免疫機制等引起本病。

慢性腎炎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檢查方法

1.1、尿液檢查

尿異常是慢性腎炎的基本標志。蛋白尿是診斷慢性腎炎的主要依據,尿蛋白一般在1~3g/天,尿沉渣可見顆粒管型和透明管型。多數可有鏡下血尿、少數病人可有間發性肉眼血尿。

1.2、腎功能檢查

多數慢性腎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腎小球濾過率(GFR)減低,早期表現為肌酐清除率下降,其后血肌酐升高。可伴不同程度的腎小管功能減退,如遠端腎小管尿濃縮功能減退和(或)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

2、診斷鑒別

2.1、繼發性腎小球腎炎

如狼瘡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等,依據相應的系統表現及特異性實驗室檢查,可以鑒別。

2.2、遺傳性腎炎(Alport綜合征)

常起病于青少年,患者有眼(球形晶狀體)、耳(神經性耳聾)、腎異常,并有陽性家族史(多為性連鎖顯性遺傳)。

2.3、其他原發性腎小球病

2.3.1、隱匿型腎小球腎炎 主要表現為無症狀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無水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減退。

2.3.2、感染后急性腎炎 有前驅感染并以急性發作起病,慢性腎炎需與此病相鑒別。二者的潛伏期不同,血清C3的動態變化有助鑒別;疾病的轉歸不同,慢性腎炎無自愈傾向,呈慢性進展。

2.4、原發性高血壓腎損害

先有較長期高血壓,其后再出現腎損害,臨床上遠端腎小管功能損傷較腎小球功能損傷早,尿改變輕微,僅少量蛋白,常有高血壓的其他靶器官并發症。

慢性腎炎的并發症

慢性腎炎病人抵抗力較低,容易發生容易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膚等感染,發生感染后可無明顯症狀,治療也較為困難,應予注意。

慢性腎炎的防治方案

1、慢性腎炎的預防方法

1.1、避免過度勞累

精神壓力大:過度勞累、開夜車、考學壓力大等等,均可使慢性腎炎病情加重。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平時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多參加適量活動,加強身體鍛煉,但應避免過勞。合理營養,增強體質和機體抵抗力。注意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的清潔,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并隨時保持心情輕松愉快,強化自我保健意識。

1.2、謹防細菌或病毒感染

細菌或病毒感染是引起急性腎炎的最常見原因,特別是上呼吸道感染、無症狀性菌尿、流感、咽喉炎、氣管支氣管炎等,都可能使慢性腎炎症狀加重。

積極防治感染病灶、積極防治急性腎炎。減少機體感染機會,防止受冷著涼,預防感冒、化膿性扁桃體炎、皮膚化膿感染等疾病的發病;一旦感染了以上疾病或發生了急性腎炎及其他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要給予及時徹底的治療,急性腎炎病人有慢性感染病灶者,在病情穩定3~6個月后,必要時可用手術等方法根治,防止這類疾病遷延不愈發展為慢性腎炎。

1.3、注意飲食營養

腎炎病人要避免高蛋白飲食,注意食品安全,多吃新鮮的瓜果和天然食品。以品種多樣、搭配合理、清淡可口為原則。

2、慢性腎炎的治療方法

2.1、一般治療

當患者沒有達到浮腫消退、肉眼血尿消失和血壓正常時,應臥床休息,保證每天少于3克的低鹽飲食。腎功能正常的患者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1g蛋白質,當患者出現氮質血症時應限制蛋白質攝入,建議給予高質量的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

2.2、對症治療

針對患者采取消腫、利尿、降血壓治療。常用噻嗪類利尿劑,如果利尿后高血壓值仍不滿意,可加分次口服鈣通道阻滯劑或血管擴張藥。但患者少尿時應慎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和保鉀利尿藥,以免誘發高血鉀。

2.3、治療感染灶

首選青霉素800萬單位靜脈滴注10~14天,過敏患者可改用對革蘭氏陽性菌高度敏感的大環內酯類、頭孢第一代抗生素。反復發作的慢性扁桃體炎患者,待腎炎病情穩定后可進行扁桃體摘除,術前、后兩周需注射青霉素。

2.4、透析治療

少數患者因急性腎功能衰竭而出現透析指征時,應及時進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慢性腎炎有自愈傾向,患者的腎功能多可逐漸恢復,因此不需要長期透析治療。

2.5、中醫治療

根據辨證將慢性腎炎分為風熱、風寒和濕熱型,可分別予以涼血解毒,宣肺利尿,清熱利濕等療法。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