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癲癇藥副作用

抗癲癇藥副作用

1、抗癲癇藥副作用

1.1、小腦綜合征:病人自覺頭暈、眼花、視物不清、走路不穩。檢查可發現小腦性共濟失調,如眼球震顫、復視、構音困難、指鼻不準、站立不穩、手足震顫等。長期服用苯妥英鈉可出現小腦萎縮。

1.2、亞急性、慢性腦病: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的病人,除有上述小腦症狀外,還有行為異常、情緒改變、腦電圖上出現慢波增多、高幅波等。有的病人還出現不自主運動、舞蹈樣動作、口面部肌肉運動障礙等。

1.3、貧血:一般認為與葉酸缺乏有關。臨床上約1%的病人發生巨細胞貧血或巨紅細胞症。

1.4、粒細胞減少及粒細胞缺乏:發生率為1%~5%,早期多見。

1.5、血小板減少及凝血機制障礙:發生率為1%,臨床可見有鼻出血、牙齦出血等各種形式的出血。

2、抗癲癇藥的作用機制

2.1、抑制病灶神經元過度放電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2、作用于病灶周圍正常神經組織,以遏制異常放電的擴散,(以上作用均與增強腦內GABA介導的抑制作用有關)。

3、癲癇一直治不好的原因

3.1、有病亂投醫

有些病人一是擔心西藥有副作用,二是不能接受那么長時間的治療,希望有什么辦法能夠快速根治,于是就從報紙、電視廣告、網絡等各處了解信息。其實仔細了解一下,這些全部都是虛假廣告,因為正規醫院不允許做這樣的廣告。切忌有病亂投醫。

3.2、隨意亂停藥

有一些病人,他們堅持藥物治療一段時間,病情控制得很好,一直沒有發作,但時間長了吃藥厭煩,自認為可能好了,就自己直接停藥,結果停藥后一段時間再次發作,前面的治療前功盡棄。而且有一些病人哪怕重新吃上原來的藥物,也不能夠像以前那樣控制病情。有些患者由于停藥過快導致癲癇持續發作,由于發作時間長導致昏迷,加重腦損傷,甚至引起死亡,后果不堪設想。其實,不管是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還是減藥都要在正規醫院癲癇醫師正確指導下進行,切忌隨意亂停藥。

癲癇治療過程中常見的誤區

1、癲癇患者及家屬對治療常識缺乏了解。患者癲癇發作了去看病,服幾天藥,不發作就停藥,再發作,再吃藥,反反復復,癲癇發作未控制,反而造成患者嚴重的精神和智能障礙。

2、盲目就醫。到處尋找“祖傳秘方”,輕信“包治”、“根治”的街頭廣告,很容易錯失早期治療的良機。現在社會上有些以騙錢為目的的非正規醫療機構,把抗癲癇西藥研碎隨便加些中藥,制成藥丸或膠囊,自稱是絕對無副作用的純中藥,高價賣給癲癇患者。他們所謂的祖傳秘方,其實只不過是騙人錢財的幌子。

3、醫療水平局限。基層醫生甚至某些神經科醫生,對癲癇治療的現代技術缺乏基本了解。不分癲癇類型亂用抗癲癇藥,用藥劑量過大或不足,療程太短或減藥太快,盲目聯合用藥,沒有長期、系統的治療安排,致使少數患者產生了嚴重的藥物副作用沒能即時發現、及時處理。

抗癲癇藥的用藥原則

1、小劑量開始,逐漸調整至控制發作為限。

2、單一用藥,無效時才考慮合用,一般不超過3種。

3、有規律服藥。

4、不宜隨便換藥,確需換時,應在逐漸減少原用藥物的劑量同時,逐漸增加新用藥的劑量,防止誘發發作;5、堅持長期治療,可減少復發,一般多在1~2年內逐漸減量直至停藥。

6、堅持逐漸減量停藥原則。

7、用藥時注意不良反應,如皮疹、皮炎等,定期查血、尿及肝功能。

8、用藥時若有嗜睡症狀,應加服咖啡因(0.02~0.04g/次,3次/日),或麻黃堿(25mg/次,3次/日)。

9、患者應生活規律化,忌煙酒,低鹽少水飲食,不要過飽,避免過度緊張,忌激烈運動,避免高空、水邊及機械電機旁工作,以免發病時發生危險。

10、孕婦服藥有潛在致畸可能,應加注意。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