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的概述

1、定義

脾胃虛弱,為中醫名詞術語。脾胃虛弱含義比較籠統,包含了脾氣虛、脾陽虛、脾不統血、中氣下陷、胃陽虛、胃氣虛、胃陰虛及脾胃虛寒等中醫證候。其中脾氣虛是脾胃虛弱的基本類型,脾氣虛證是指脾氣不足,失其健運所表現的證候。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久病耗傷脾氣所致。“脾氣虛”一詞出于《內經》,如《靈樞·天年》篇中有“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的論述。其后歷代醫家對脾氣虛證進行深入研究及發揮,指出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為后天之本。若先天稟賦不足,或素體脾胃虛弱;或后天失于調養,或飲食不節,饑飽失常,或勞倦過度,憂思日久,損傷脾胃;或年老體衰,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氣未復,失于調養,均可使脾氣虧虛,運化功能失常,導致氣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氣虛證。

2、症狀部位

脾胃

3、症狀科室

中醫科

4、常見病因

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久病耗傷脾氣所致

脾胃虛弱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憂思日久,稟賦不足,年老體衰,大病初愈,調養失慎都可以導致脾胃虛弱證。《諸病源候論·五臟六腑病諸候·脾病候》:"脾氣盛,為形有余,則病腹脹,溲不利,身重苦饑,足痿不收……是為脾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脾氣不足,則四肢不用,后泄,食不化嘔逆,腹脹腸鳴,是為脾氣之虛也。" 因此其病因有三方面:一為飲食失調;二為勞累過度;三由于急慢性病。以上諸因,耗傷脾胃,導致脾胃不足,運化失健,形成脾胃虛弱證。

脾胃虛弱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脾胃虛弱的檢查方法

主要是通過CT檢查診斷脾胃虛弱。肝、膽、脾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肝、膽、脾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主要用于診斷肝膽脾的疾病。適用于這些部位患有疾病的患者。

2、脾胃虛弱的診斷鑒別方法

應與脾胃虛寒鑒別,中醫名詞,同脾陽虛,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症見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症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后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脾胃虛弱的危害

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瀉、大便稀溏,糞便顏色比較淡,同時沒有臭味,還有帶有一些沒有消化的食物殘渣。平時生活中還表現出深色倦怠、精神無力、食欲不振以及體形消瘦等症狀。

脾胃虛弱的防治方法

1、脾胃虛弱的預防方法

保持心情愉快、樂觀,避免抑郁、焦慮、生氣等情緒及心理狀態。《內經》里“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等,講的就是因情志失調而發病。戒煙酒,忌食生冷肥甘及粗糙、過硬、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或饑飽失調、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習慣。

2、脾胃虛弱的治療方法

脾胃虛弱患者宜食用下列食物,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桂魚、葡萄、紅棗、胡蘿卜、馬鈴薯、香菇等。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