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感染

細菌感染的概述

1、定義

細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和其他代謝產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臨床上以寒戰、高熱、皮疹、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遷徙性病灶。病原微生物自傷口或體內感染病灶侵入血液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臨床上部分患者還可出現煩躁、四肢厥冷及紫紺、脈細速、呼吸增快、血壓下降等。尤其是老人、兒童、有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療不及時及有并發症者,可發展為敗血症或者膿毒血症。

2、症狀部位

全身

3、症狀科室

感染科 , 血液病科

4、常見病因

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和其他代謝產物

細菌感染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人體因素

當皮膚粘膜有破損或發生化膿性炎症時,細菌則容易侵入體內;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及特異性免疫反應兩種,后者又可分為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方面。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不能充分發揮其吞噬殺滅細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細菌量較少,致病力不強也能引起感染;條件致病菌所引起的醫源性感染也逐漸增多。

細菌因素

主要與病原菌的毒力和數量有關。毒力強或數量多的致病菌進入機體,引起敗血症的可能性較大。細菌侵入人體后是否引起感染,與人的防御、免疫功能,細菌的毒力及數量有關。完整的皮膚和粘膜是防止細菌侵入人體的天然屏障,破損后細菌易于從此處侵入體內,擠壓皮膚炎症部位或膿腫時細菌侵入的可能性更大。嚴重燒傷時,創面為細菌敞開門戶,皮膚壞死、血漿滲出又為細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環境,故極易發生感染。尿路、膽道、胃腸道、呼吸道粘膜受破壞后,若同時有內容物積滯、壓力增高,細菌更易進入血中,保留導尿管、靜脈等血管內留置導管、人工輔助呼吸時插管等,也使細菌易于侵入。人體免疫功能正常時,進入血中的細菌迅速被血中防御細胞如單核細胞、嗜中性粒細胞等所清除,而患肝硬變、糖尿病、血液病、結締組織病等慢性病者,可因代謝紊亂、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功能減低,易招致敗血症發生;各種免疫抑制藥物的使用、放射治療亦是導致敗血症發病率高的原因。廣譜抗菌藥物使用后,對藥物敏感的細菌雖被抑制或殺滅,而一些耐藥菌乘機繁殖,亦可釀成敗血症。

細菌感染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細菌感染的檢查方法

1.1、泌尿感染類尿常規,泌尿感染類尿常規用于檢查是否患有泌尿系統感染疾病。

1.2、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對于懷疑患有血液病如白血病、感染的人群具有重要診斷意義。

1.3、濁度,濁度用于判斷是否患有泌尿系統疾病。

1.4、甲基紅試驗,主要用于鑒別大腸埃希菌與產氣腸桿菌,前者為陽性,后者為陰性。

1.5、超廣譜β-內酰胺酶,超廣譜β -內酰胺酶(ESBL)是以滅活窄譜和廣譜頭孢菌素、單環類抗生素及抗格蘭陰性桿菌青霉素等抗生素為特征的β -內酰胺酶。

2、細菌感染的診斷鑒別方法

病毒感染:能在人體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表現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全身中毒症狀及病毒寄主和侵襲組織器官導致炎症損傷而引起的局部症狀。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稱為真菌病,發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膚癬菌病由人體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 感染可區分為:表面感染,皮膚感染,皮下組織感染,深部感染和條件性感染。

細菌感染的危害

臨床上以寒戰、高熱、皮疹、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遷徙性病灶。老人、兒童、有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療不及時及有并發症者,可發展為敗血症或者膿毒血症。

細菌感染的防治方法

1、細菌感染的預防方法

經常保持皮膚和粘膜的清潔和完整,避免創傷,切忌擠壓或用針挑刺瘡癤,應積極治療、控制慢性病,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抗生素類藥物,燒傷病房應嚴格消毒等措施,均可預防發生。一切明顯的或隱匿的化膿性病灶如能及早予以清除,感染的發生就可以減少。

2、細菌感染的治療方法

一般和對症治療

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適量維生素。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必要時給予輸血、血漿、白蛋白和丙種球蛋白。高熱時可給予物理降溫,煩躁者給予鎮靜劑等。

病原治療

及時選用適當的抗菌藥物是治療的關鍵。應注意早期、足量并以殺菌劑為主;一般兩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多自靜脈給藥;首次劑量宜偏大,注意藥物的半衰期,分次給藥;療程不宜過短,一般三周以上,或熱退后7~10天方可酌情停藥。

局部病灶的處理

化膿性病灶不論原發性或遷徙性,均應在使用適當、足量抗生素的基礎上及時行穿刺或切開引流。化膿性胸膜炎、關節膿腫等可在穿刺引流后局部注入抗菌藥物。膽道及泌尿道感染有梗阻時應考慮手術治療。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