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1、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现有资料提示可能为3-12天。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感染寨卡病毒后,约80%的人为隐性感染,仅有20%的人出现上述临床症状,一般持续2-7天后自愈,重症和死亡病例少见。
2、寨卡病毒病的病原学
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7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该病毒可被60℃以上温度、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灭活。
3、寨卡病毒病的诊断
寨卡病毒感染以症状和流行病史为诊断基础(比如,蚊子叮咬,或者到已知存有寨卡病毒的地区旅行)。由于寨卡病毒与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和黄热病等其他黄病毒会发生交叉反应,因此通过血清学方法做出诊断可能较为困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血中病毒分离培养可以确诊。起病7天内,如果检测到外周血清中寨卡病毒RNA阳性可以诊断,但由于RT-PCR阳性窗比较短(3-7天),也就是病毒血症期短,因此阳性窗之外阴性结果不能除外感染。
寨卡病毒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1、现实中病毒传染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性传染,一种是人为性传染。自然性传染是由空气、泥土、水作媒介。
2、如果是自然传染,在“非典”作恶的时候,空气、水或泥土中必然留着不少的“非典”病毒,不然话就不可能有自然性传染现象。查阅了“非典”的研究资料,在“非典”期间,没有关于空气、泥土和水中发现“非典”病毒的报告。这就说明“非典”之类的病毒病不存在自然性传染。如果说“非典”病确是传染,那就是人为性传染。
3、如果病毒病的病毒是从外界传人生物体。首先就要找到第一个生物体内的病毒是从哪里传来的。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都在日夜不息地寻找第一个生物体内病毒的来源,至今还是没有找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病毒是外界传人,病毒的产生地必然在生物的外界自然中。
人们是如何感染寨卡病毒
1、人们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而感染寨卡病毒。寨卡病毒还可由怀孕的母亲在怀孕或生产过程中传播给胎儿或婴儿,但传播几率尚不清楚。
寨卡病毒感染的预防与登革热相似,主要是消灭蚊子,防止蚊虫叮咬。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为伊蚊,最爱在室内外犄角旮旯的锅、盆、瓦、罐或坑洼地的积水中孳生。因此,要“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伊蚊的孳生地。目前我国还没有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报告,但去寨卡病毒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游者,应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2、减少寨卡病毒感染来源(去除和改造滋生地)以及减少蚊虫与人的接触可减少感染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驱虫剂;穿戴尽可能覆盖身体各部位的衣服,而且最好是浅色衣服;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蚊帐内睡觉。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使蚊虫滋生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