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益元堂#經絡養生,喚醒身體里的陽氣
春季養生理應順從節氣變化,(《宋史·樂志》)“陽和起蟄,萬物皆春”,氣溫、日照、降雨,均開場趨于上升、增多,這是春天的前奏。此時東風送暖,大地開場解凍,而過了立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場了。
經絡養生總準則
喚醒身體里的陽氣
春天開場,萬物生發,陽氣經過“冬三月”的閉藏,難免有些“怠惰”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從外部使把勁,讓它“蘇醒”過來。
點揉陽陵泉穴
艾灸或溫熨大椎穴、風門穴
陽陵泉位于我們小腿的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處;
大椎穴位于頸部,低頭時,最凸出的那塊骨頭(第七頸椎)下方的凹陷處;
風門穴位于背部,在大椎穴向下摸,第二個骨頭下方凹陷,旁邊約2厘米的地方,左右各一。
除了點揉、艾灸,我們還有更簡便的方法,比如,可以將熱的毛巾敷在這個部位上,或者將自己的手掌擦熱,多次重復,捂在自己的大椎和風門之間的三角形區域之內,讓這個地方溫熱起來,喚醒身體的陽氣。
灸太沖
春季養陽是促進陽氣升發,與夏季借助陽氣之勢不同,要悉心呵護,防止升發不及或過度受遏,特別是初春時令,肝木升發出來的春陽,如同寒風中的微弱燭火,若有若無,此時自然界溫度仍然較低,要注意御寒保暖,不宜過早減衣,以防風寒之邪損及春陽,亦當灸足厥陰肝經原穴太沖以助之。
太沖,在足背,足大趾與足二趾之間,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輕觸有動脈搏動處。于立春后五日內以熱力深透的黃金艾施灸,連灸三日即可,每天10-15分鐘,男灸左,女灸右,灸后當太沖脈動增強。
灸太沖后,春陽仍升發不旺,當喝溫性且有疏肝作用的花茶輔之,如茉莉花、玫瑰花、梅花、月季花等,適當佐以入肺宣散之品,幫助驅散冬季聚積在人體內的寒氣。
適當按摩以上穴位搭配橫琴益元堂的經絡通光子冷凝膠成效會更好。經絡通主流由乳香、薄荷等7種中藥材組成,其中乳香:中醫認為,乳香它的性味是辛、苦、微溫,歸經歸在心經,肝經和脾經它的功效主流是活血行氣,通經止痛,消腫生肌的作用,還有像一些風濕痹痛,比如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都可以用,還有跌打損傷致使的疼痛等。
《內經》中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春三月,就是從立春開場算起的,到立夏為止的這三個月。
什么叫“發陳”?發陳就是發芽,陳是舊的,新陳代謝、推陳出新,就是說,從一些陳舊的身體上面產生了新的。它是有時令的。有個中藥叫茵陳,我們采藥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茵陳是多年生的草本,它每次都在它那個陳舊的枝干上又長出新的芽,這就叫發陳。
從立春起,陽氣始升,人體也應當適應自然界陽氣生發、萬物復蘇的狀態,保養春生之氣,較冬日要稍晚睡(此處的晚也應當在11點前)、更早起,穿寬松的衣物,多漫步。在飲食上適當地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卜、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因為辛甘發散之品,多食宜誘發或加重疾病,故而食用須要把握度,不可過量食用。
不同的疾病,須要忌口的食物也有所不同:
皮膚瘙癢病——少吃韭菜
肝火旺——別吃公雞肉
易過敏——少吃海鮮
中風——要禁熱性魚
呼吸系統疾病——忌羊肉
口腔潰瘍——少吃香菇腐乳
蕁麻疹、丹毒、濕疹、瘡癤、中風、頭暈目眩等症症——不宜食用海鮮魚、蝦、蟹、貝、豬頭肉、雞肉、鵝肉、雞蛋等
各種出血性疾病——不宜食用胡椒、羊肉、狗肉、燒酒等
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不宜食用白酒等
#天合益元堂#經絡養生,喚醒身體里的陽氣